精选文摘:溅入眼睛的鲜血(4)
逃逸
我问:“什么时候拿到钱?”
乔通苦笑:“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你现在只是刚具备了被考察的资格。”
我以为所谓的考察是让我去他们的办公室里谈一谈,没想到是在饭桌上。第一次是三男一女,第二次是两女两男,第三次是三女一男,还带着俩孩子。这三拨人的口味出奇的一致,都喜欢吃“金钱肉”,也就是驴鞭。这东西只有公驴身上才有,并且一头公驴只有一个,其稀缺程度可想而知。每次买单时我都有点心惊胆战。席问,我一点也没有被考察的感觉,他们除了闷头吃驴鞭就是互相调侃各自的私生活,几乎都不拿正眼看我。他们也不太搭理乔通。我发现乔通也跟他们不认识。从饭店出来,眼看着他们坐上轿车远去,我问:“这是伙什么人?”乔通说:“上级派来的。”我问:“我通过了吗?”这时一辆渣土车从身边隆隆驶过,我们被埋没在浓烈的粉尘里。乔通的手捂在嘴上,闷声闷气地说:“没有,他们觉得你不够资格。”原以为有乔通帮忙会很顺利,没想到他在他们的组织里层次非常低。轮番请陌生人吃饭的感觉让我非常郁闷,若是一旦中止,以前的饭钱就白花了。我感觉自己犹如一条吞了钓饵的鱼,又像是被黄鼠狼咬了几口的病鸭子。直到我第五次被考察,事情才有了眉目。
这次的四个人全是男的,三个瘦子,一个大胖子。乔通跟其中两个认识。我对此次考察没抱丝毫希望,态度一点儿也不积极,任由乔通殷勤地给他们递烟倒茶。乔通不时用眼神提醒我,我装作没看见。其实,乔通很清楚我的心思,可有关我的资格问题他也无能为力。我的资格取决于考察者的认定,并不依凭他对我的信任。他这次终于遇上了熟人,想替我多说点好话,一时又在我身上找不到长处,情急之中,竟然把我喜欢看书的事说了出来。我一听,脸有点发烫,再看乔通时眼睛里不由得带着一丝恨意。一个人窘迫到了寻求高利贷,并且反复接受近乎蹂躏般的考察,此时的“喜欢看书”并不能算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没想到乔通的话惊动了那个大胖子。乔通管他叫金叔。
金叔问:“看过《平凡的世界》吗?”
金叔的年龄像个谜,说不上是四十岁还是六十岁,只看到一大堆肥肉瘫在椅子上。他将一盘油光大脸转向我时,我心里有点诧异,没想到这种脑满肠肥的人也看书。
我说:“看过。”
金叔夹了片驴鞭放在嘴里咀嚼着,又问:“你说这本书失败在哪里?”
我困惑地看着他,忽然对没能在书里看出失败之处有点自责。
金叔一笑:“没看出来不能怪你,全中国也没几个人能看出来。”
我一时忘了自己正在被考察,问:“失败在哪里?”
金叔点上一支烟,像看一件文物似的端详我。看到我请教的神情足够真诚,他终于决定公布答案。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