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李爱民,祝愿你走好人生每一步路
光明
李爱民是一个农村孩子,他自小为自己立下人生的目标:参军,入党,立功。这些他自小立下的奋斗目标都实现了。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位残疾人。
在1979年的一次作战中,为了营救他的战友,他失去了双眼,从此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他的眼前消失,他成为一个失去双眼的残疾人,在他漫长的人生路上,光明离他远去,黑暗将伴他度过一生。命运与李爱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李爱民痛苦、难受,他无数次地反问自己,为什么命运对他这样的不公?他是一个英俊潇洒的漂亮小伙子,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可现在呢?一切行动全得靠别人来帮助……但是,人的价值取决于自己,该来的终归要来,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李爱民经过自己强烈的思想斗争,他深深地认识到:与其一生都这样在痛苦中度过,倒不如踌躇满志,坚强地活下去!李爱民再度扬起人生的风帆,艰难地驶向胜利的彼岸。李爱民成功了。几番拼搏、几番奋斗,今天,他艰苦创业成功,名扬珠三角,被惠城区评为自强自立十大杰出青年,为残疾人打造了一个神话。199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在广东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号召全省党员向李爱民学习,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采访了李爱民并播出他的感人事迹,广东卫视、《解放军报》《中国民政》《广东支部生活》《当代华人》等报纸杂志从不同角度报道了李爱民的先进事迹。
一、勇敢承受命运带来的不幸
命运给你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不幸。1958年,李爱民出生在紫金县龙窝镇黄洞村的一户农民家庭。从懂事开始,他就非常热爱劳动,小小的他,经常帮父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妈妈喂鸡、喂猪、烧柴火,总之,大人叫他干什么他都非常懂事地去做,天生一颗淳朴善良的心。读小学的时候他很喜欢看战斗故事片,如《地雷战》《地道战》《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等,小小的他是多么的羡慕那些解放军叔叔啊。加上龙窝是革命根据地,他经常听上辈人讲东江游击队在龙窝一带活动的战斗故事,因此他做梦都在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能当一名解放军,也能穿上军装为保卫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8年,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这天,龙窝镇敲锣打鼓欢送新兵入伍,李愛民胸前佩戴鲜红的大红花站在新兵队列里,忍不住的喜悦写在脸上,他的双眼饱含着闪闪的泪珠,他用一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告诉乡亲们:我李爱民一定不会辜负家乡父老乡亲的嘱托,到了部队里一定好好干!
果然,在部队里,李爱民服从命令听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他人不但善良而且很聪明,工作又卖力,每次训练他都是最刻苦、最用功的一个。不久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当上了工兵营的班长。工兵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的勇士,冲锋在前就是排雷,为部队打前站,部队撤退了,又埋下地雷,阻止敌人上来。作为工兵营的班长,李爱民的任务是负责带领战友们排雷,为部队探路。他带领这个工兵班,刻苦地训练。他工作积极,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