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李爱民,祝愿你走好人生每一步路(7)
光明
多年来,李爱民为国家纳税100多万元,仅2002年就向国家交税款20多万元,安置了200多名下岗工人、外来工及20多名残疾人就业。李爱民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1998年,他得知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为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他向灾区捐赠衣物500套,价值2万多元;他还为家乡修路、办学、为老家村委建设等事业共捐款10多万元。至今,李爱民已为社会筑路、修桥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20多万元。李爱民由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位纳税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为普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李爱民却说他的事业只是开了个头,他还想要办一个无障碍工厂,让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够轻松就业。
当我们要结束这段采访时,思绪万千。确实,对于残疾人创业那种艰辛,常人是很难想象得到的。李爱民本来不是残疾人,他那双曾英俊而有神的大眼睛,他那双能看透人心的大眼睛,只给了他20年的光明,他现在要承受永远的黑暗。当我们面对面地交谈时,我们确实无法将他与“残疾”两个字画上等号。事业成功了,来采访他的人无数,成功的滋味他也已经尝试过了,今后的路对他将是更严峻的考验。
笔者问他:“你已经在生命中与自己抗争了20多年,你现在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他笑了笑:“难啊!我的难事可多了,旧难变新难,天天要去克服困难。”
他打了个比方,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可享受的东西多了,但他却是有车不能开,有电视不能看,时常碰倒杯子、碗筷,有时连走路也会踩到别人的脚后跟……这些细小的动作时常在困扰着他,令他心里不痛快。他说先不讲在生活中给他带来的不便,就社会上的歧视也随时有可能将他击倒。李爱民就这样经常自己鼓励自己,自己为自己说话。可以说,他的日子过得是充实的,他的人生是无悔的。下面,我们用李爱民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是党的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政策让我走上了一条自强自立的光明之路。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厄运总是屈服于强者,如果把不幸变为一种动力,在逆境中奋发进取,道路总是光明的。”
李爱民,祝愿你走好人生每一步路。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