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文摘:溅入眼睛的鲜血(19)

2022-10-13 21:53:5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逃逸,胡山跟邀我去北海的刘班长是表兄弟。我曾跟着刘班长和胡山喝过一次酒。当时胡山给了我一张名片,让我帮他介绍病人。我第一次听说精神病院的医生主

逃逸

胡山跟邀我去北海的刘班长是表兄弟。我曾跟着刘班长和胡山喝过一次酒。当时胡山给了我一张名片,让我帮他介绍病人。我第一次听说精神病院的医生主动找病人,苦笑着说,我认识的都是正常人。胡山很认真地鼓励道:“病人都是正常人变的,看着好好的,没准过一分钟就病了。”

乔通和老黄刚走,胡山打开了铁门,笑道:“我说的没错吧?看着好好的,没准马上就病了。”

我在尿桶上踢了一脚:“我可没病。”

他用手揪了一下我身上的病号服:“这可不是我给你穿上的。”

胡山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浓烈的药味,比所有医院的味道都冲,一只落地电扇摇头晃脑地疯转着。天已经擦黑,胡山依然不开灯。他说如果开了灯,疯子们会像投火的飞蛾一样趴在窗玻璃上往屋里看。院里的灯亮了,一个女病人像领导似的正站在一个倒扣的尿桶上打着手势大声讲话,有几个疯子在她面前像小学生一样整齐地坐成一排。院里的灯光透过玻璃映亮了室内,我看到办公桌上非常凌乱,有像小孩儿胳膊粗的针管,一堆像瓶盖儿一样大的药片,还有几个弹簧过于松弛的拉力器。胡山在凌乱的桌上扒拉了几下,搜出一包烟,递给我一支。他的皮椅特别宽大,他坐上去时就像一个婴儿。

胡山问:“你怎么跟他们打上了交道?谁把你拽进去的?”

我把买车的事简单说了一下。

胡山笑道:“这回你是来对了地方,住在这里,我给你出个证明,你欠的钱可以不用还了。”

我说:“总不能在你这里住一辈子吧。”

胡山说:“过不了多久,他们肯定会出事。到时候他们自身难保,谁还顾得上你?”

我纳闷:“他们会出什么事?”

胡山说:“没听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吗?”

我不知道乔通他们是否多行不义,只知道我确实欠了钱,我的麻烦无非是他们催债催得太紧了点。

我说:“我不想赖账。”

胡山说:“现在不是你想不想赖账,关键是你能不能还得起。”

我听出他话里有话,可又觉得我的债务不像他说的那么严重。

我说:“我无非欠了一辆车钱。”

胡山说:“你对他们的套路太陌生了,看上去是一辆车钱,要想还清,估计后半辈子都要给他们打工。”

我觉得胡山有点夸大,这样说无非是想让我在他的精神病院住下来。我的烟抽完了,一时找不到烟灰缸,起身将烟头扔到了门外。烟头刚落地,被一个中年人弯腰捡了起来。他叼在嘴上猛嘬了两口,扭头叫了我一声“爸爸”。我打了个冷战,急忙关紧房门,再看胡山时,心里忽然涌上一阵恐惧。

胡山说:“你不想住在这里也行,最好远走高飞。”

我随口问道:“去哪里?”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