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海外文选:德意志式的歌哭(6)

2022-10-14 21:32:4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歌哭的河谷,折转回头,小径依旧明月清风。 仰望空中早已西斜的圆月,我忽然想起崔颢题写黄鹤楼的那几句诗。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是状景,还是抒情?是感叹人

歌哭的河谷

折转回头,小径依旧明月清风。

仰望空中早已西斜的圆月,我忽然想起崔颢题写黄鹤楼的那几句诗。“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是状景,还是抒情?是感叹人生的无常,还是玄想存在的虚无?黑格尔若临此景,又会发出怎样的喟叹,做怎样的思辨呢?德意志是一个偏好纯粹思辨的民族,这条走过一代又一代哲学家的小径,算得上德国哲学史的一个美丽象征。

与海德堡同时期创立的那些老派大学,当年主修的课程只有七门,俗称“七艺”,其中便有逻辑,说明思维的训练已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当时的大学,一般只有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四个学院,前三个学院,往往被人认为受制于教廷或政府,只有哲学院绝对独立,理性的批判,享有一种绝对的自由。前三个学院是一种职业训练,只有哲学院是一种精神修养,是德意志民族薪火相传的思辨训练营。不论校外如何烽火连天,校园里总有一个宁静自由的角落,供哲学家们撑着下巴杞人忧天。拿破仑的炮弹在耶拿城外轰隆炸响,黑格尔还在图书馆里为他的《精神现象学》结尾。

德意志不会缺少哲学家,就像意大利不会缺少歌唱家,法兰西不会缺少诗人。没有人说得清,哲学家给德意志带来了什么,就像没有人说得清音乐、诗歌给意大利和法兰西带来了什么。天性吧!就是一个民族承载了一个物种的某一部分超能,用一代一代的生命,把这种潜能发挥到极致。仔细想想,人类的各个种族,一直在激发各自的天赋潜能,合力打造“宇宙精华、万物灵长”这一大IP!德意志民族在神学、哲学、历史与音乐领域的天赋与创造,定格了人类文明的多项标高。

从海德堡到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那一段长长的莱茵河谷,我曾多次流连忘返。作为欧洲的母亲河,莱茵河最美的一段河谷在这里。就像长江三峡,不论沿岸驾车,还是顺流行船,每一回都像走了一条新的河道。真正天地造化的杰作,就像一部伟大的诗集,每读一遍,都是全新的审美和生命体验。

有一次从海德堡去科隆( Cologne),沿左岸乘车,一路风雨交加。翻卷的乌云填满整个河谷,汽车仿佛飞行在云层中。两岸的山峰,只有在闪电撕裂乌云的瞬间一现即逝,如同传说中的天兵天将,威武雄壮地赶赴一场战事。河谷中隐匿的城堡,如同童话中被巫婆控制的宫殿,看上去鬼气森林……

另一次在科布伦茨( Koblenz)登船,溯流而上去美茵茨( Mainz)。正好早晨九点的光景,太阳刚刚爬上东岸的山顶,鲜红的云霞映衬着青葱的山脊线,牵扯着思绪远远地向前延伸。清澈的河水倒映霞光,如一匹顺滑的红锦向后铺卷。晨雾尚未退尽,若有若无地飘荡在河谷的树丛和葡萄园里,宁静得仿佛没有从宿睡中醒来。迎面扑来的老城和古堡,如同从来就生长在那里,自然而然地融在每一幅画面中。应该很难找到另一条河谷,将自然地貌和人类建筑配搭得如此天衣无缝,仿佛在亘古洪荒中一同造化。莱茵河谷的人类文明,正在被岁月侵蚀为自然遗存的一部分,至少在审美上是如此。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