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沧桑:先祖别离,数经庚子劫 后代重逢,再续百年缘(39)
庚子诺
邓海兰一个人,戴着厚厚的口罩,沿着河边的小路来到石雕场,看见儿子趴在屋前的桌子上正在做作业,父亲正在河边雕凿一尊石像。
这半年来,父亲推掉了多单生意,一门心思雕凿这尊石像。经过几个月的雕凿,石像已具雏形:瓜皮帽,长辫齐腰,长袍齐脚,颌尖颊瘦,左眼还瞎了。
鄧海兰问道:“爹,这人是谁呀?”
黄敬堂来不及回答,黄盼归抢先说道:“妈,这是我们黄家的大恩人马怀山。”
邓海兰倒是听父亲说过马怀山,一两百年前的事了,父亲还翻出来反反复复地念叨,怎么还要塑像?马怀山又不是名人,除了黄家,谁知道马怀山?
邓海兰道:“爹,道州广场塑的是周敦颐,那是名人,马怀山又不是名人,您雕他做什么?”
邓海兰哪里知道,黄敬堂雕塑马怀山的塑像,正是受了道州广场上那尊塑像的启发:道州广场矗立着周敦颐的巨型石像,揭幕那天万人空巷,道州的人和来到道州的人,无不去瞻仰名人的风采。黄敬堂灵机一动:我何不在临风坡上塑一尊恩人的石像,把恩人与普济丹的故事刻在石碑上,不说万人空巷,肯定会引起不少人的注意。那么,马怀山的名字与普济丹的故事就会一传十,十传百,迟早会传到朱家后人的耳朵里,朱家的后人肯定会上门找他。
黄敬堂越想越激动,于是推掉所有的订单,开始雕凿马怀山的石像。邓海兰哪能理解黄敬堂的一片苦心?看见父亲为了弄这尊石像损失了几十万元,颇有微词。黄敬堂听出了儿媳妇话里的不满,道:“这不关你的事——你来做什么?”
“爹,今天是您的生日,您又不肯回去,我做了几个菜给您送来。”
黄敬堂的脸色稍缓,道:“辛苦你了。吃饭吧!”
黄敬堂让孙子收起作业本,爷孙二人去河边洗了手。邓海兰早把碗筷摆好了,还为父亲斟了一杯酒,三个人围桌而坐。黄敬堂望了望桌子上的菜,扫了儿媳妇一眼,他拿起筷子尝了几口菜,不由得“嗯”了一声,停住了筷子。
邓海兰忙道:“爹,菜不好吃吗?”
黄敬堂没吭声,黄盼归又抢先道:“好吃!今天的菜真好吃!”夹起碗里的菜,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黄敬堂放下筷子,道:“海兰,你来一下。”说着站起身走进屋里。邓海兰忐忑不安地跟着走进屋。
“爹,什么事?”
“根彪回来了?”
邓海兰大惊失色,道:“爹,您听谁说的?根彪走了之后就没有回来过。”
“根彪没回来?这些菜是谁做的?”
“……我……我做的……”
“你做的?你能做得出这碗东安鸡?你能做得出这碗油淋鱼片?你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刀工,切出来的鱼片薄如蝉翼?”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