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沧桑:先祖别离,数经庚子劫 后代重逢,再续百年缘(34)
庚子诺
这时,一个老汉走过来,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窝窝头,口中念叨着:“老婆子,你走了也好,省下这个窝窝头,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说着,将手里的窝窝头递到那妇女面前。妇女看着那个窝窝头已经被人咬了一口,不禁一怔。老汉道:“实不相瞒,这个窝窝头是我家老婆子的中饭,她刚咬了一口,还没咽下去人就断气了。这是我从老婆子的手里掰下来的。你要是不嫌弃,就给这孩子吃吧……”声音哽咽,说不下去。
那妇女连忙道谢,伸手接过老汉的窝窝头,递给身边的孩子。那孩子的五根手指肿得像五根棒槌,通体发亮,连窝窝头也拿不稳,掉在了地上。
那妇女捡起窝窝头,掰下一小块塞进孩子的嘴里。孩子连嚼的力气都没有,那块窝窝头在嘴里磨了许久才咽下去。那妇女再掰下一小块又塞进孩子的嘴里。
看见这种状况,旁人交头接耳,低声叹惜:“这孩子水肿病这么严重,看样子也活不了多少日子了。”
朱光明走上前,对那妇人道:“大嫂,我懂点儿医术,让我看看你这孩子吧!”
那妇女连忙道:“可以!可以!”说着,把那孩子推到朱光明面前。
朱光明蹲下去,一个好心人递过一张矮凳。朱光明坐下,拿起那孩子的左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闭上双眼,屏息静气,替他号脉。号完了左手,又号右手,又让孩子吐出舌头瞧了许久,掉头转向那个妇女,道:“大嫂,你能让我看看吗?”
那妇女连忙凑过去,伸出自己的手。朱光明替那妇女也号完脉,道:“你们母子没别的毛病,都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水肿了。你家住在哪里?”
那妇女道:“我家住在保定东街蝎子胡同。”
朱光明道:“你们既然是保定的居民,应该也有定量粮,也不至于饿到这个程度,怎么你们娘儿俩都得了水肿病?”
那妇女“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道:“何止是我们娘俩得了水肿病,孩子他爹也得了水肿病,躺在床上动都动不了。是我害了他们父子俩,他们是城市居民,我是农村户口,一个半人的定量粮食三个人吃,不得水肿病才怪哩。我好后悔啊!当初我为什么要嫁到城里来?活活地把他们父子俩拖死了,九泉之下,我有何脸面去见黄家的列祖列宗啊!”
众人纷纷叹息。朱光明也很同情这一家三口的遭遇,道:“你也不必内疚,这是天灾,不是你的错。遇到三灾六难,要咬紧牙关挺过去。我身上只有这一块钱,你拿去给孩子买点儿东西吃,明天这时候,你还到这里等我,我有话跟你说。”
朱光明将那一元买肥皂的钱给了那妇女,挤出人群回学校去了。回学校后,朱光明找到校长,把那一家三口的情况告诉了校长,说想从学校里弄几味利尿消肿的中药给那一家煎服。校长看着朱光明,道:“朱光明同学,你知道保定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吗?学校都去施药,顾得过来吗?”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