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人世沧桑:先祖别离,数经庚子劫 后代重逢,再续百年缘(30)

2022-09-26 16:23:2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庚子诺,也就在这一年,朱普堂的第八代孙朱光明离开了道州,他承载着朱家的希望,踏上了保定医学院的求学之路。 黄家远祖黄济雄有个遗愿,想找到朱家后人

庚子诺

也就在这一年,朱普堂的第八代孙朱光明离开了道州,他承载着朱家的希望,踏上了保定医学院的求学之路。

黄家远祖黄济雄有个遗愿,想找到朱家后人,把银丹配方交给朱家。无独有偶,朱家远祖朱普堂也有个心愿,一心想把银丹配方寻回来,让金丹银丹重出江湖,普济世人。

朱普堂的儿子朱承善把自己的儿子朱念山送到曲县,拜师学艺。叶佩兰毫不藏私,悉心授徒。朱念山人也聪明,努力学习。

朱念山学成之后,拜别恩师,回到道州,在家门前挂起了“普济堂”的牌子,常年坐堂。不光是瘴疠,外感内燥、寒热时症、崩淋带漏、喘咳厥脱、疮疖痈毒、痔疣疥癣,包罗万象。

朱家门前,人来人往,求诊问药,常年不断。朱普堂已近九十高龄,看见孙子艺精业熟,为不少人解除疾病的痛苦,心里也感到欣慰。只是想到银丹配方没有找回来,终是遗憾。虽然说孙子也能治瘴疠,然而,普济丹是恩人马怀山留下来的,治瘴疠少了普济丹,意义能一样吗?

朱普堂九十三岁才去世,死前思路清晰。他捧着马怀山送给他的木盒,对着金丹流泪,口中喃喃自语:“马叔,银丹配方找不回来了,我对不起您!”

朱普堂那一天,就这么一直流着泪,一直说着这句话,劝也劝不住。朱家人全都守在老人的床前,看見老人为遗失的银丹配方负疚,心里很是难受,却又束手无策。

朱普堂突然叫道:“念山!念山!”

朱念山赶忙挤到床前,道:“爷爷,我在这儿。”

朱普堂抓住孙子的手,道:“念山,我听你说过,银丹配方里的药肯定在那本什么伤……什么寒……”

朱念山道:“爷爷,是《伤寒杂病论》。”

朱普堂道:“对!是《伤寒杂病论》。你既然知道银丹配方的药就在那本书里,找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没有找到?”

朱念山低下头,道:“孙儿无能。”

朱普堂道:“不对!你去广东拜了名师,街坊邻居都夸你医技如神。你不是无能,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爷爷……”

“我知道按照你的方剂,也能治好瘴疠,但是,普济丹是朱家恩人留下的,用什么药去治病意义不一样,你明白吗?”

朱念山道:“爷爷,我明白您的意思。其实,我也想破解银丹的秘密。”

朱普堂两眼一亮,道:“真的?你真的想破解银丹的秘密?”

朱念山道:“是的,我真的很想破解银丹的秘密。因为我很好奇:中医用药,讲究的是一人一方,因人施治;普济丹却是千人一方,疗效比一人一方还要好!我很想弄明白其中的玄机。”

朱普堂兴奋地道:“好!你有这种志气就好!念山,你记住爷爷这个愿望:普济堂里不能缺少普济丹!你一定要破解银丹的秘密!你破解不了,你儿子接着破;你儿子破解不了,你孙子接着破!子子孙孙,只要锲而不舍,总有破解的时候!”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