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奋力飞翔的翅膀(4)
翅膀
每天夜深人静时,妈妈、弟弟妹妹睡下了,秋银这才拿起书本来学习、做作业,直至十二点左右才能躺到床上,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似的酸痛。孩子家才刚开始发育,母亲经常在夜里听见她梦里呻吟,常听到她梦中呓语:“妈,这么晚才叫醒我,迟到就领不到活儿了。”清晨六点,天还蒙蒙亮,她正睡得香,杨继娣实在不忍心叫醒她,却又不得不叫醒她,时间一长,十多岁的女娃子终于支撑不住了。1998年冬的一天,秋银突然昏倒在放学的路上,送到县医院抢救了近三个小时才苏醒过来。她睁开双眼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能在这儿躺着,我要回家照顾妈妈和弟弟妹妹。医生说,她其实也没什么病,只是营养不良,睡眠严重不足,劳累过度。回家休息几天以后,秋银又抖开了她那沉重的翅膀……
在共和村,乡亲们都说秋银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小秋银命苦,十多岁就帮着残疾的妈妈撑起这个家。”
而在老师眼里,秋银学习刻苦,乐于助人,是好学生。可不,幼小的秋银,心灵背负着生活的沉重,她顶着巨大压力,学习、持家,样样干得出色。她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学习都是班上的前三名,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去年还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杨继娣经常为女儿的成绩而骄傲!
赖秋银的事迹,在惠州大地上流传,感动着无数的人。秋银不仅照顾了妈妈,艰辛地操持着这个家,还给弟弟妹妹树立了好榜样,妈妈因为这个女儿,脸上有了骄傲的笑容,她家里那残破的墙上贴着二十多张“三好学生”和“第一名”……当然,其中也有她弟弟妹妹的。
秋银说:“这些奖状不是我们三姐弟的,是社会上的好心人的。”中考结束后,她又打算不再读书,想让自己潜心来操持这个家。这期间,她把田里的活儿都做妥了,留下弟弟在家伴着妈妈并照料着地里的一些活儿,就带着妹妹去淡水打工了。看着赖家明显营养欠缺的瘦弱小男孩儿,我们明白了严加其主任在来程中要到潭公市场买一大块猪肉和一大包油豆腐的心情。
白盆珠镇教办姚老师一直都关心着小秋银,他不同意她初中毕业就去打工,认为读中专比较实惠。因此,他急着打电话与严加其主任商量此事。这次,笔者有了用武之地,建议她去惠州农校读书。在我的积极联系和推荐下,赖秋银进了惠州农校环保班就读。
真情温暖这个家
有人说,时下,愿意关心别人、愿意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已经不多见了。然而,看到赖秋银家这间新建的水泥结构房子,这个说法就被推翻了。
去年冬天,赖秋银被评为第二届“惠州十大孝子”,从惠州领奖回来,天已经黑了。县关工委主任严加其考虑到她家路途遥远而且偏僻,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亲自送她回家。当他踏进这个家门时,见杨继娣只有半截儿的身子正蹲在地上,残妇幼子四个人挤在黑乎乎的破屋子里连站的地方都没有。风吹过,屋面上的树叶就顺着缝隙掉下来,下雨天就更不用说了,没办法在床上睡觉,雨过后就得晒被子。家里所有的家当就是一张小饭桌、一家人仅有的一张床,严加其看到破旧的饭桌上有一小盘青菜,她们是在等着秋银从惠州回来一起吃饭啊!此情此景,令七尺男儿的严加其再也忍不住了。他对笔者说,他鼻子一酸,眼泪就“唰”地流出来。他说,这晚他失眠了,脑海里浮现着小秋银家的破屋。顿时,他心里有了一个帮他们筹资建房子的计划……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