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小辑:一本旧书改变命运

2022-09-11 20:01:5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一本旧日记, 巫青三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成了残疾人。可是,上天好像很公平,夺走了他一条腿,又还给了他一个聪明的大脑。巫青年轻时,特别勤奋好学,也可以说,他是自学成

一本旧日记

巫青三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成了残疾人。可是,上天好像很公平,夺走了他一条腿,又还给了他一个聪明的大脑。巫青年轻时,特别勤奋好学,也可以说,他是自学成才,曾经做过刻章工人、维修电器师傅、摄影师傅,办过制衣厂,后来做演出服。从1986年开始的二十年间,他为国家交税十多万元。

他说病魔虽然在折磨着他,摧殘着他,他的心里有许多难言的痛苦,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终于战胜了自己,他要自己养活自己,让自己活得有自信、自尊!

见到巫青时,他正在看一本20年前的旧日记,见我来了,连忙让座,递茶。

儿时,他幻想自己能飞

上世纪60年代初,惠州大亚湾畔澳头,是个小渔村,属淡水管。巫青就出生在这个小渔村。

每天,渔民们吃过早饭,扛起渔网、渔具、小桶,出海捕鱼了。五岁的小巫青吃过早饭,一脚深一脚浅地来到沙滩上。他望着远去的帆船,望着在海上自由飞翔的海鸥,非常羡慕,他想:如果自己也能像海鸥那样自由地飞翔,那该多好啊!

那时巫青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他看过许多小人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翻跟斗的,有插上翅膀飞的。他亚妈也带他去看过下路戏(粤剧),也是有翻跟斗的,也是有人插着翅膀的(古装戏扮将军的背上都插着几面旗子),他自从患上小儿麻痹症,一条小腿没力了,他从此就不会翻跟斗了。但他向往飞,他曾经幻想妈妈什么时候也给自己插上翅膀(小旗子),让他像海鸥、像雄鹰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天,小巫青依然来到沙滩上堆贝壳,他把自己的梦想都堆积在这些贝壳里了。忽然,他听见亚妈在远远地喊他:“青仔,快转来,你亚舅回来了。”

听说亚舅从香港回来,巫青丢下贝壳艰难地从沙滩上站起来,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家里走去。亚舅回来,就意味着自己又要去香港医脚了。自从巫青患上小儿麻痹,在香港玛丽亚医院做工的亚舅就没少回来。这次他又专程从香港坐船回来,准备带巫青去香港治病。那时沿海一带的渔民去香港很方便,只要到派出所开一张证明就行了,那时还没快艇,坐帆船到香港需两天时间,快艇到香港一个小时。

每次去香港,小帆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慢慢地摇着,小帆船载满了巫青和亚妈、亚舅的希望;回来时总是盛满了忧愁和失望。亚妈比谁都伤心,她的心痛总是未了:我儿子的腿什么时候才能治好?

热情的修理工

就这样,巫青在治病、盼望中一天天长大,脚却不见好。他虽然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巫青天生聪颖,小时候他读书,可以做到过目不忘;他学画画儿,画得十分逼真。从小学开始,他就有了人生的理想,有了追求的目标,渴望自己能学到一门手艺,将来能自己养活自己。他用写日记的方式,表示克服困难的决心。日记记下他对党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