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小辑:奋力飞翔的翅膀

2022-09-11 20:00:2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翅膀,杨继娣从娘肚子一出来就是这个样子——天生残疾,她从来没有站立过,两条如婴儿般的细小的腿软软地搭在两旁腰间。 杨继娣十八岁那年,与广东省惠东县白盆珠镇共

翅膀

杨继娣从娘肚子一出来就是这个样子——天生残疾,她从来没有站立过,两条如婴儿般的细小的腿软软地搭在两旁腰间。

杨继娣十八岁那年,与广东省惠东县白盆珠镇共和村四十八岁的“王老五”赖老汉结了婚,并且生下了两女一男三个孩子。五年前,赖老汉因病去世,撇下她和三个孩子,还有半间草屋和一堆债务。

苦命男女凑成家

我们来到白盆珠镇共和村杨继娣的家。从屋里走出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女孩儿,很腼腆,也长得挺秀气。我们一看就知她是杨继娣的女儿赖秋银。她看到姚景忠和严加其主任,脸上写满了笑容。

走进这间整洁明亮的新房子,一个中年妇女正坐在地上做着手工活儿,看我们一行人进来她就把活儿放到地上。她用两手撑着地爬行,两条小腿软软地围搭在腰间两旁,我的心给刺了一下,隐隐作痛,但看到她们一家子那么高兴,接待我们那个热情,以及镇教办的姚老师、县关工委严加其主任那种亲切随和,我的心情也就稍许宽慰了些。

杨继娣说,我生下来就这样,已经习惯了,我母亲一口气生下了几个儿子,一心想要生个女儿的她再次怀孕果然生了个女婴,却是天不如人意,生下个双腿残疾的女婴。杨继娣说,母亲伤心难受之余就想把我丢掉,怨怪自己生下个怪物,免得将来害她痛苦一辈子,长痛不如短痛。可是杨继娣的父亲不同意,人已生下来,好歹也是自己的女儿,就这样杨继娣没有被扔掉,她留在了人间。

从小到大,她就靠着这双手,练就了特殊的本领,学会用手“走路”,學会做家务,学会生活上的一切自理。

杨继娣长到了十八岁。一天,她父亲的一个远在偏僻山村的赖姓朋友来做客。半杯酒下肚便兄弟长朋友短地侃了起来。朋友向他透露了一块心病:他的大侄子年近半百尚未娶妻,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这话使杨继娣父亲心里一动,女儿已经十八岁了,虽说是下肢残疾,但五官端正,有健全的手会操持家务活儿,只要有个能养活她的男人就行,便把心里话对朋友说了。朋友愿意做媒。就这样,三杯酒的工夫,命运就把一个穷得讨不到老婆的“王老五”与这个下肢残疾的“半截儿女人”牵在一起了。

婚后,杨继娣千辛万苦地生下了两女一男,本来就穷的男人,这下子更是穷上加穷,面对四张会吃不会做的嘴,赖老汉常常是一筹莫展,那惨景可想而知。他把自己当成一张弓,现在这张弓已经被拉到了极限。杨继娣呢?按理说,她生活自理都很艰难,但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照顾三个孩子,她不仅一手操持家务,如带孩子、做饭、洗衣、喂猪,还下地割禾(蹲在凳子上割禾)、种菜等。她以一个妻子、母亲的伟大力量艰难地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