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历史小说:一只乌盆(2)

2022-09-10 23:14:0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乌盆,好不容易到了御林苑,远远望见仁宗皇帝坐在亭子里,包拯忙一路跌跌撞撞奔过去,纳头便拜,嘴里喊着吾皇万岁,朝服里却像有个水罐漏了一般,襟口袖

乌盆

好不容易到了御林苑,远远望见仁宗皇帝坐在亭子里,包拯忙一路跌跌撞撞奔过去,纳头便拜,嘴里喊着“吾皇万岁”,朝服里却像有个水罐漏了一般,襟口袖口唰地淌出了汗水。

仁宗奇怪道:“包爱卿,大热天的为何穿这么厚?”

包拯应道:“回皇上,臣子面君,理当齐整方正。”

仁宗微笑着摆摆手:“爱卿不必如此烦冗。朕多次说过,午后进宫,自可轻松随便。朕并非与你商谈朝政,只是请你吃个清茶,闲谈一番罢了。你如此谨慎,弄得朕也不自在起来。”

仁宗话音未落,包拯再次扑通跪在了他跟前,嘴里不住说着:“皇上恕罪!包拯该死!”

仁宗哈哈大笑起来,亲自过去,双手将他扶了起来。“包爱卿啊,你怎么说着说着又起劲儿了!赶紧把这一身皮囊脱了,你看你,一身的臭汗!”

包拯扭捏了半天,才把湿漉漉的朝服脱下了。

“这才像个吃茶的样子。”仁宗说着,挥挥手把两旁的宫女、太监赶走了。那些个皇上身边的奴才都知晓,皇上召包大人来吃茶,是容不得身边有第三双耳朵的。

“这热死人的天,”仁宗随口说道,“包卿,方才在做甚?”

“回皇上,读点儿文书而已。”包拯答道,“天热,也读不出什么来,脑袋里就是一片混,恨不得整个人泡进水里。”

仁宗道:“天热难忍,那树上的野蝉却叫得人心烦。知呀知呀,知呀知呀,到底知个啥呢。方才管事的公公还被朕责骂了一番,你看他们傻不傻,朕说野蝉吵人,他便招呼一帮人去树上乱打一气。野蝉一只没打着,反倒把树上新结的几个金木瓜打落了。那些个金木瓜是大理妙香国送的种,七年才结出果子来。这些不懂事的奴才,野蝉长到吱吱乱叫了,才晓得去打!”

包拯接着仁宗的话头道:“野蝉是要趁三更打,那时一只只嫩虫还在树头上。”

仁宗道:“唉,天底下每個人都似包卿这般上心,那野蝉也就烦不得朕了。”

包拯抬头望向那高高的树梢,密密麻麻的枝叶遮挡了他的视线,午后的日光穿过叶片晃得他两眼发酸。

仁宗停了停,沉吟道:“包卿不必费劲儿,那些小野蝉鬼得很,这时节早躲叶子背后去了。我们且不说这些了,你给朕说说最近审了什么蹊跷有趣的案子吧。包爱卿断案都断出声名来了,朕听说有人还把开封府的事体编成戏文来唱了。”

包拯忙道:“微臣不才,倚赖的都是浩荡皇恩,哪敢在皇上面前贪功呢?”

“爱卿不必客套,”仁宗擦了擦额头的汗,“朕热得难受,你且说个好玩儿的给朕解解闷儿吧。”

“要说好玩儿,年前办结之‘乌盆案可算一个。”包拯略作斟酌道。

仁宗道:“勿啰唆,挑好玩儿的讲便是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