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一只乌盆
乌盆
一
仲夏的一个午后,开封府尹包拯刚从一场沉闷的酣睡中醒来,皇宫里便来人宣他进宫面圣。包拯用湿布在脸上仔细擦过,穿了朝服、朝靴,戴了长翅官帽,脚步匆匆地上了宫里为他备下的轿子。一路上他直催轿夫加快脚步,偏偏前面领路的公公却慢悠悠地晃,像是带他在游赏汴京景色。包拯心里着急,这老家伙有毛病啊,居然敢拿皇上的口谕开玩笑,这样不紧不慢地,难道要让皇上请老包吃晚饭不成?他撩开轿帷,真想呵斥一番,却又转念一想,把话头咽了下去。人家毕竟是皇上身边的人,他要咋样便咋样,随他去吧。
坐在悠悠作晃的轿子里,包拯一会儿仿佛还在方才晦暗未明的梦里,一会儿又猛地惊醒过来,街衢的过分寂静让他没来由地生出了莫名的紧张。他撩开轿帷一角,看见那老公公还是像一只老龟那样慢慢踱着,心里便又是一阵烦躁,却又不好发作,只好悄悄催促轿夫往前冲赶。那老太监发现了,忙一侧身横在轿前,神色诡异地对他摆了摆手。包拯拿他没办法,叹了口气把身子缩了回去。不一会儿,轿子却突然停了下来。包拯又撩了轿帷来看,这下他火了:那老家伙自顾自地蹲在地上,屁股高高翘起,眼珠子像被啥东西钩住了,老半天不肯起来。
“公公,何事牵挂?”包拯耐着性子问。
“可怜这只小鸟,热得从树上掉下来,舌头都烤焦了。”老太监絮叨着。
“赶紧啊公公,皇上一定在等咱们了!”
“不忙,不忙,”老太监很有把握地打着手势,“皇上召包大人进宫并无啥紧要事,唤你一道吃茶则个。包大人,吃茶得有吃茶的心情,一路上小的故意放慢脚步,过桥是过桥的步子,平路是平路的样儿,如此再三烦琐,便是要让大人把心气儿调到吃茶这个事上来。大人你也明白,咱们皇上吃茶,是不喜慌张的。你这副样子像是要到宫里去升堂,哪有吃茶的模样?小的这般思虑,是为了包大人好,说得不对的地方,望大人见谅。”
“原来如此,难为公公有心,谢公公!”包拯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暗暗咒他:“你个死太监,懂个屁,你以为皇上的茶那么好吃!”
这边厢,包拯一味怪老太监不懂事,恨得咬牙切齿的,可也奈何他不得:路是人家带的,要不咋走得到皇上跟前?那边厢,老太监却在笑包黑子瞎紧张,皇上特意交代,在御林苑请他吃茶,还吩咐他传话,“穿个常服便是了”,可这个包黑子却是个死脑筋,非得啰里啰唆上下收拾齐整了才肯出门。你看他可笑不可笑,给他舒服不要,偏偏自个儿要找罪受。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