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鉴赏:流尽最后一滴血(11)
血铸忠诚
何叔衡紧握住毛润之的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润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何叔衡:“好!让我们中流击水去吧!”
这时,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的肖子升匆匆跑来。
肖子升:“润之,我终于找到你们。我听说赵恒惕撤了叔翁的馆长职务?”
毛润之:“子升你来得正好。现在看来,罗素主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你看,叔翁的报纸只稍微触动了一个军阀政府的神经,赵恒惕就撤了他的馆长职务。”
肖子升:“我在法国认真研究了俄国革命,我认为这种革命用一部分人的牺牲去换另一部分人的幸福都是不人道的。我始终主张温和革命以教育为工具改造社会。”
何叔衡:“子升,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我深信一次扰乱能抵上20年的教育,划得来。”
毛润之:“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句怪话,他日中华民族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只要我们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实行中华民族大团结,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
肖子升知道,他的观点无法说服毛润之和何叔衡,便仍然强调说:“我是崇拜罗素的,我鄙视暴力,我愿意继续从事教育。”说完他不辞而别。
22.长沙郊外清水塘,夜内。
杨开慧拿出书和信给毛泽东:“潤之,这是蔡和森从法国寄来他翻译的《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书,书中还夹着一封信。”
毛润之:“书放在这里,我有时间再读,信你给念吧。”
杨开慧打开信一字一句读出声来:“……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来看,须先组织它,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明目张胆地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毛润之听到这里激动地站起来:“我深切赞同,我深切赞同。开慧呀,我们终于找到了方向。”
杨开慧又接着念:“润之,我也已经将这个观点和建议写信给陈独秀先生了。”
毛润之:“好个蔡和森,你真行,你都要成为我们建党的理论家啦!”
毛润之接着又对杨开慧说:“开慧,我弄不明白,肖子升和蔡和森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竟如此天壤之别。”
杨开慧:“其实这是一个信仰问题。”
毛润之:“对!我怎么就没有这样想呢?”
杨开慧:“因为你已经从思想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23.湖南苏俄研究会,夜内。
毛润之、何叔衡、彭璜、易礼容在秘密开会。
毛润之:“就按照和森的建议,我们在湖南长沙应立即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作为党的组织。”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