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灯突然亮了(6)
丛林
转年清明节,宋刚回乡祭扫。进村没停车,直接去了墓地。父母墓前摆置了供品,并有纸钱焚烧的痕迹。宋刚料想必定如此,但亲自查验过,还是松了口气。返回,贵祥已经在村口候着。宋刚让他上车,贵祥连连摆手:“没几步的,没几步的。”他一路小跑,欲与奔驰并驱。宋刚让司机放慢速度,跟在后面。远远地,看见站在院外的金枝,宋刚心一动,对司机说:“我走过去吧。”近前,方发现满脸掬笑的金枝手里抓一把刷子。金枝让宋刚别动,她蹲下去替宋刚扫鞋面上的浮尘。宋刚退后一步,说:“我来吧。”金枝叫:“让你别动!”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似乎还有慈爱。而后解释,只能我来。乡下规矩多,宋刚不知这扫鞋的程序有什么讲究,便定住。金枝的头发里夹了几根白丝,宋刚停了停,移开目光。金枝很小心,待直起腰,笑重新盛满,好了,进屋吧。
宋刚一瞅满桌子的菜,就知金枝准备不是一天两天了。金枝是有心人,知道宋刚喜欢吃什么。似乎看出宋刚的疑惑,金枝说:“你爸在的时候常说你。”父亲那样一个人,竟然知道宋刚的喜好,还和金枝说,真是奇了。宋刚没有耽搁,吃完即走。他打算留点儿钱,但金枝死活不要,“年前捎给我的还没花完呢。”宋刚作罢,让她有事给他打电话。
两个月后,金枝去了趟皮城,送了些苦菜,是她自个儿挖的。担心放不住,还腌了一罐。宋刚不在家,是马晓丽告诉他的。秋天,她送了趟豆角。年根儿,她带了些粉条、干瓜丝、黄米糕。这次宋刚在家。留她住几日,金枝说什么也不肯。宋刚给钱,她推让一番总算接了。
宋刚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正面或侧面交锋,殚精竭虑,这个不常见面的小娘,并不用宋刚费任何心思。
3
杏花沟的房子敲定后,宋刚不动声色,暗中准备。金枝走的第二天,他和马晓丽立刻搬家。其实没什么搬的,家具未搬,锅碗瓢盆未搬,好多衣物都没动,搬的只是他和马晓丽这两个活人。所以也没择日期,金枝离开即是日子。金枝来去三天,待她返回,等待她的是打不开的屋门。手机号码换了,她无法与宋刚联系。宋刚设想了种种可能,比如她在门外死守,她是做得出来的;她四处寻他,且不论寻到寻不到;她不得不回宋庄,哪怕过阵子再来……唯独没料到她会联系他们的女儿,她什么时候记下了女儿的电话?
宋刚大脑一片空白。如果手里抓着砖头,他会立即拍出去,大吼,我没事!突然的号啕撞击过来,宋刚耳膜一阵回响。即使在父亲的葬礼上金枝也没有这般痛号。宋刚不说话,任她号任她喊,虚火渐渐燃尽。我没事!宋刚精疲力竭。她什么都没问,没有问他身在何方,没有问他什么时候回去。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