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灯突然亮了(2)
丛林
直至入睡,马晓丽再未提养狗的事。宋刚并不反对,就是怕她一时冲动。晾几天,如果她还坚持,那说明是真想养,不管出于什么用意,随她去。确实是累了,喝那么浓一杯茶,躺下没几分钟就睡着了,只是睡得不是很深,马晓丽轻轻一碰便醒了。
“怎么了?”宋刚的声音透出不快。
“我……睡不着。”马晓丽小心翼翼地。
宋刚翻过身,“别胡思乱想。”
马晓丽问:“你听见什么了吗?”
马晓丽声音很轻,宋刚还是惊了一跳,睡意全无。“什么声音?”
马晓丽惴惴的,“脚步……在楼顶。”
宋刚终于忍不住呵斥道:“胡说什么呢?”别墅共三层,宋刚和马晓丽的卧室在二层。三层是活动室,买来的健身器械还没拆包。
马晓丽说:“分明——”她感觉到宋刚的愠怒,没敢再往下说。
宋刚打开灯,光着脚去三层转了一圈儿。不折腾一下消不掉她的紧张和疑虑。宋刚走得快,有意跺几下,只是赤脚没跺出什么声响。但喉咙的声响很重,咕噜咕噜的。咕噜的后面卷着话,本要扔给她,但看到她怕冷似的耸着肩,神色甚为不安,喉咙终于归于寂静。“我看过了,这下你该放心了吧?”宋刚扳扳她的肩。
“对不起,影响你睡觉了。”马晓丽小声说。
宋刚说:“睡吧,一会儿天该亮了。”
马晓丽突然问:“你说她会不会找到这儿来?”
终于说出来了,她肯定憋坏了,不说出来这一夜怕都不能消停。她未必要一个答案,他也不可能给她答案。她就是要说出来。他说来就来呗,搬这儿也不是为了躲她。你以为我怕她?他是转过身说的,可她还是被撞痛了,叹口气,不再言声。
她并不踏实,宋刚清楚。自跟了他,她就开始担惊受怕。先前生意不顺,常有债主上门,后来发达了,难免招蜂引蝶。待他隐退,打算过几年安稳日子,却又遇上……麻烦?累赘?宋刚想不出合适的词语,似乎是,又不全是。想到这儿,宋刚甚为愧疚,但终是什么也没说,劝慰有什么用?
第二天,去独石口。马晓丽没睡好,脸上没一点儿光泽,上车便闭目养神。宋刚将音乐关掉,马晓丽说:“你听吧,我睡不着的。”宋刚说:“一百五十公里呢,还是睡会儿吧。”其实,宋刚也挺困,一早喝了两杯浓咖啡。到独石口基本是山路,比平日更须集中精力。他曾想留一个司机,虽然用车方便,但自会带来其他不便,终是辞掉了。
到独石口镇快中午了,两人就近吃了点儿饭,便去江大夫那儿。连着五年了,宋刚每年秋天都要到这儿扎扎针。以往宋刚独自来,这次带马晓丽是想让她也扎扎。路上马晓丽同意了,可看到年逾古稀的江大夫颤着手把细长的针扎到宋刚双肩、后背及手腕处,死活不肯了。她静静地坐着,愣愣的。她看到他的伤疤了,他的后背有十几处伤,最长的从左肩到后背足有半尺。她每次都像第一次见到,發半天呆。其实,看见的都不是真正的伤,她哪里明白呢?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