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小辑:我苦命的母亲(2)

2022-09-11 20:03:3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人间荔枝红,确实,有这么多药用功效的岭南佳果荔枝,难怪这么多人喜欢它,难怪没多少人能抵挡住它的诱惑。不止古人杨贵妃喜爱荔枝,现代小哥小妹、爷爷奶奶们

人间荔枝红

确实,有这么多药用功效的岭南佳果荔枝,难怪这么多人喜欢它,难怪没多少人能抵挡住它的诱惑。不止古人杨贵妃喜爱荔枝,现代小哥小妹、爷爷奶奶们亦迷荔枝。不但中国人喜欢吃荔枝,日本、澳洲、美国和欧洲人都爱吃荔枝。

笔者听说过,有一位中国小妹在日本东京银座逛商场,看到一个橱窗被装饰成庭园模样,其主角是一株小树,主角当中的主角是两三枚红色果子,仔细一看,啊!居然是中国荔枝。商场把荔枝当奇珍,包装与珍宝相仿,每三几颗荔枝用盒隆重藏着,以红丝装饰。荔枝在他们眼中是如此珍贵,如果日本人知道中国人啖荔枝如此平常,随意可吃,一定羡慕不已。笔者还了解到,中国商人梁子永第一个把荔枝生意做到新西兰,虽然这是一个人口少、羊儿多的国家,但那年由于中国荔枝的到来,这里的人一下子吃了8吨糯米糍荔枝,按每磅零售价80元港币计,梁子永是将荔枝换金子的生意人。更出奇的还有,2002年广东增城挂绿荔枝拍卖会上,一颗不足18.8克的荔枝竞拍出55.5万元的天价,再次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颗荔枝采自增城“西园”挂绿老树,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年结果甚少,出售论个卖。其特点是外壳颜色四分微绿六分红,有条绿线纵贯果身,果肉清脆口有微香,剥去外皮纸包不湿纸,成了史上最贵水果。

诱人的荔枝,食用不当也会令人丧命。上世纪90年代末,在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太湖洋地段(今金山湖附近),有个浙江人来惠州发展,在大湖洋湖放养鸭子。初来乍到就遇上荔枝丰收年(荔枝大年)。他听说岭南荔枝品种多,特好吃,就骑着单车去市场买点来尝一下。不尝不要紧,这一尝就停不下来,荔枝清爽甘甜,甜中带蜜香,果味特别,真是好吃到形容不出来。于是,他吃完再去买,反正不贵,买了继续吃,吃完了感觉肚子饱饱胀胀的,但嘴上还想吃,结果又去买来吃,吃呀吃,吃得忘乎所以。哎呀,这下可糟啦,把胃撑坏了,人也不行了,结果送到医院去抢救都抢救不过来。果然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真实写照啊!这个浙江养鸭人,就这样因“啖荔”狂吃而“长作岭南人”了。

荔枝红了的时候,人人都爱吃荔枝,然而,荔枝好吃,也要懂吃。广东俗语有说“一只荔果三把火”,意思是说荔枝虽好吃,但温燥湿热,容易生火,所以吃时要适量,以免上火。广东人懂得怎样吃比较消火,善于拿捏数量,细细品尝,而且讲究吃荔枝要吃“正时”的,也是水果成熟期。如糯米糍、桂味、仙婆果等荔枝成熟期在每年的6月22日以后,槐枝(烤荔枝干那种)在每年的7月1日以后。成熟期大约12天左右,在这当正期最好吃。此时不吃,就是损失,这是岭南人吃荔枝的讲究。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