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回忆散文:熊熊燃烧的火焰

2022-10-11 10:08:3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火狐狸,70年代末,中俄边境紧张,沿江各连所有家属和孩子全都后迁到山里,我妈则带着我们兄妹三个,去了吉林大姨家躲避,一住就是一年多。 表哥是独生子,我们的到来给他

火狐狸

上世纪 70年代末,中俄边境紧张,沿江各连所有家属和孩子全都后迁到山里,我妈则带着我们兄妹三个,去了吉林大姨家躲避,一住就是一年多。

表哥是独生子,我们的到来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我和表哥就是在那个时期结下深厚情谊的,此后近半个世纪,我们竟再未见面。最近,在我一再邀请下,他终于来到我家。表哥是个民营老板,人却很斯文,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还不时地用手指托一托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据先前来过的亲属说,他的酒量非常了得,许多生意就是喝出来的。今晚这顿铁锅炖大鹅,当然是为表哥接风洗尘而设。陪酒的是几个非常要好的哥们儿,有喝五六缸不倒的老五,有喝不过抬屁股就蹽的李跑,还有能喝二两喝半斤的张大油门,另外,满腹经纶的赵老大去管局匯报工作正快马加鞭地往回赶。我说:咱们就边喝边“既然大鹅已经炖烂,等吧。 ”

刚喝没几口,赵老大就到了,他一边落座一边说:“刚才好悬,在老一连拐弯处突然冲出一只狐狸过道,好在有惊无险,躲过去了。 老五说:”“你这是躲过一劫呀,没撞着狐狸不积业不说,车还没进沟撞树,为你的幸运喝一口吧! ”说完就深深地喝了一大口,嘴唇紧闭,眉头紧锁,一脸痛苦状,手里酒杯并不放下,而是向大家举着,示意跟上他的节奏。老大说:“我来得晚,大点口,撵上。 ”说完,一口就下去了大半杯,抿抿嘴说,“我自诩是个唯物主义者,从不信这信那的,但 关于狐狸和黄皮子的一些诡异之事,却是现代科学所解释不了的。 ”老五说:“是呀,有些事你不能不信,小时候在老家,听姥姥讲过一个狐仙的故事,说村里猎手李老疙瘩遇到一只通红的火狐狸,正被一只狼追赶着,满眼惊恐地跑到他脚下,他端起枪把狼打死了,得救的狐狸走出很远还一再回头,一副感恩戴德状。姥姥说这是狐狸度劫呢,说人间所有生灵是不过千年的,所以必须度劫,度劫成功,则带身成仙,一旦失败,则灰飞烟灭。后来,李老疙瘩就无师自通地会看病了,许多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人们都说是成仙的火狐狸在帮他。 ”

张大油门说:“来,咱先把杯里酒清一个,然后我给大家讲一件真事。狐狸讲感恩,但它也是睚眦必报的。上世纪 70年代初,我们连刚刚建点儿,这年秋天,有个开拖拉机的老刘师傅,他在开荒时发现地头有个腰粗的洞,但他并不知道是什么洞,便扎了个草把子,打开油箱阀门淋些柴油,然后塞进洞里点着,最后又将洞口用土封死。过了不到半个时辰,他费了好大力气一锹一锹地将洞挖开,发现有四只小狐狸全被熏死了,他又惊又惧又悔,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不久后的一天早上,刘师傅去山上采蘑菇,可采了大半天连筐底都没盖上。就在这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只火狐狸,它几乎通体通红,红得就像软软的一团火,叫他心生爱怜得有些颤抖。火狐黄色的眼球迷蒙又蛊惑,散发着巫师诡秘诱动的神力,他身不由己地跟着它走去。结果,眼前忽然就出现了一大片蘑菇,可火狐却转瞬就消失了。他挎着满满一筐蘑菇回到家里,又摘又洗又烫,最后炒了一大盘子鲜蘑,并招呼孙子孙女共尝山珍。可饭没吃完,两个孩子就口吐白沫了。经抢救,孙女活了下来,孙子却没了。 ”赵老大说:“你是在讲因果轮回吧? ”“咱不管轮回不轮回,张大油门说:这件事儿却是实实在在的。 ”“是呀,赵老大说:世事难料,有些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但无不在因果法则里运转着。 ”“啥福报恶报的,李跑接过来说:你们哪个真的见过狐仙,谁又能保证这些故事没有添油加醋虚构一番? ”赵老大伸出筷子,在锅里夹起鹅头,放在李跑吃碟里:“来,吃吧。 ”“啥意思? ”“哈哈,肉烂嘴不烂嘛! ”老大双手端杯转向表哥说:我单敬您,之后,“来,别光听我们胡侃。 ”“表哥,接着他又问:你们那里狐狸多不多,这几年我们这儿野外,可以说随处可见。 ”表哥一愣,好像在梦里忽然被唤醒:“都一样,一样的。 ”我这才意识到,这个有关狐狸的话题让表哥着实窘迫了些,便打岔说:“来,两杯起,换个话题大些口,为表哥的到来,干杯! ”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