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解救乡村的落寞,治愈我们的乡愁!
松树岗的茶
一
盛夏。天空被雨水洗过,被阳光滤过,勾魂摄魄的蓝。车行山岭,在绿树中穿行,也在知了的音乐会里穿行。漫无边际的乐曲,使我想到以前老家的亲人们,也总是这么热情,宽厚,淳朴,善良,洁净,温暖,以至你根本无法拒绝去想念他们,想念童年生活的乡村。
少琴把车停在一座民房前的空地上,一打开车门,一阵茶香袭来。恒鼎兄跟我说,这就是少琴的茶厂。少琴把茶厂办在自己童年的乡村,邀我们几位来看看。
我一瞥门牌,松树岗5号。
同行的张仕团副乡长告诉我,松树岗是庙边村的一个自然村。这里是福鼎市叠石乡,地处闽浙交界的丘陵地带,横展如屏在福鼎的北部。我们猜测庙边村是先有庙,后有村,否则不会有这样的村名。
上二楼茶室喝茶。窗外几株松树,几丛竹子,几片茶园,几朵野花儿。壁上一副对联:“茂林修竹清风自引,卉木轩窗好鸟时鸣。”确是此地的写照。书法清雅自然,署“借闲如愚”,是一位我认识的诗僧,行脚到哪儿,诗作到哪儿。有一年在印度,托人给我捎来两张诗笺,其一曰:“佛陀故里客心宁,入耳胡音不解听。一夜火车酣睡稳,瓦兰希到泰姬陵。”
博古架陈列茶品,茶饼包装上有诗:“我有故乡情,行空一轮月,我有故乡茶,素心芳且洁。”诗是恒鼎兄所作,字乃是借闲法师手笔。据说,二人之间无比投契,共同点是诗心纯粹,质朴归真,超凡脱俗,在如今的世问,是稀缺的奇人。恒鼎兄喜兰爱诗,养一圃兰花,用兰花窨茶,分享好友,诗多清奇之气。
少琴视我们为贵客,将珍藏10年的白毫银针泡给我们喝。茶味醇厚中仍有浓烈的毫香,颇似茶包装上的“遍尝红黑青黄绿,佳茗原来在故乡”,一句话里有化不开的浓情。
对故乡的浓情,原来都在这茶里。
叠石乡海拔高,云雾缭绕,茶树品种优良,庙边村有发展茶业的传统,少琴家里几代种茶,这些年福鼎白茶振兴,嫁出去的少琴先是在外拜师学艺,然后回娘家操持起了茶企业,以“企业+农户”的方式向乡亲们收购茶叶,一心做好庙边村乃至叠石乡的“龙头”。
少琴姓何,茶叶名叫“可人白”,属于一个女子的白茶品牌,何其贴切。恒鼎兄有诗曰:可爱团圆月,人间见几时,白云无尽处,茶味最相思。
二
茶毕,说去村里逛逛。一迈开松树岗5号门口,眼前一亮,但见低处有一簇老屋,黑褐色的屋顶和围墙,在四周张扬的绿意中,朴厚凝重如一块墨玉。
头顶阳光泼洒,却有清风相随,少琴追着递来遮阳伞,我们都没接,心照不宣地快步走向老屋。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