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张迎灯同学(2)

2022-09-12 21:29:0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比着月亮画个饼,新学期开学,我刚接了这个高一新班,正赶上中秋节,一天之内,一下子收获了二十多盒月饼,都是家长送的,有的发快递,有的直接送到了家里。当然,

比着月亮画个饼

新学期开学,我刚接了这个高一新班,正赶上中秋节,一天之内,一下子收获了二十多盒月饼,都是家长送的,有的发快递,有的直接送到了家里。当然,也有家长没送月饼,给我发了微信红包,或是往我手机号上存了话费。红包我一律拒收,只要不点开,二十四小时以后,也就退回去了;话费呢?也是真心想退啊,却不知道怎样操作。至于这些月饼,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中秋节晚上,组织校园赏月活动,二十四盒月饼,全部发给了班上同学。

同学们平时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听了我的倡议,无不欢呼雀跃。个别女同学还嘻嘻哈哈的,向我抛送了几个飞吻。我当时很得意,自己临近五十岁了,还能突发奇想,带领全班同学浪漫一把。

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证明组织这个赏月活动,是我在新学期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第二天,早自习时间,我到教室里巡视了一番,特意关注了一下张迎灯同学。

张迎灯坐教室倒数第二排,靠近过道,不时用手指顶一下眼镜。这个班同学眼睛几乎都近视,男生女生,几乎全戴眼镜。她马尾辫儿扎得很高,却有点松垮,向一边倒,圆圆的苹果脸,一脸倦容,她托腮思考的时候,一只手不停在转动笔杆儿,时不时地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我心疼了一下,张迎灯同学太缺觉了。

这时候,我口袋里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工作时间,我一般都把手机调成震动模式。我掏出来,见来电号码并不熟悉,犹豫一下,最后还是接了。

“喂——许老师吧?”声音很大,好像很急。“我是,您哪位?”

“我是张迎灯她爹,老张呀!”

“噢——”我下意识朝张迎灯看了一眼,赶紧从教室出来,站在楼梯口,接听张迎灯她爹的电话。

“许老师,这会儿说话方便不方便?”“方便,您说吧。”

“許老师,我闺女这两天找您了吗?她跟您说了吧?”

“没有,张迎灯没找我呀。有事儿?”我心里突然有些紧张。

“您看这闺女,真是太腼腆了,有啥话都憋在心里,说不出口。”

我镇定下来,说:“孩子说不出口,您就替她说吧。”

“那我可说了。闺女学习很吃力,跟不上趟儿,想有个学习好又热心的同桌帮助帮助。还有,”老张迟疑了一下,“能不能给她调到前排,听课、看黑板能清楚些……”

听到这事儿,我心里轻松了,说:“老张啊,这么跟您说吧,班上排座位,是有规定的,前后左右,一个月调换一次,很公平的。放心吧,下个月你女儿就坐到前排了。”

“噢。这样呀——”听口气,老张好像有些失望。

我赶紧补充一句:“想换个同桌,我会考虑的。”

老张沉默一小会儿,又说:“许老师,前天我去过您家,见您工作忙,我没好意思进门。许老师您没忘吧?”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