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张迎灯同学
比着月亮画个饼
当时,我披着皎洁的月光,坐在校园绿茵场边上,远远地望着同学们三三两两,星散而去,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我今晚贡献出来的中秋月饼。我开始自我陶醉,在心里自己表扬自己。
这时候,班长跑过来,在我身边坐下,说:“许老师,二十四盒全分光了,同学们都吃上了您的月饼,只有灯儿一个人……她压根儿就没有来。”
我听了并不十分在意。今晚的中秋赏月活动,本来就是即兴发起的,并没有要求全班同学必须参加,更没说一个不能少。于是,我只随口问道:“没来?她去哪儿了?”
班长嘻哈一笑,说:“这会儿她肯定是在寝室里学习。趁着寝室没人,她再不用猫在蚊帐里,头上套着她那只著名的大矿灯了。”
“啥?啥灯?你一个男生,怎么知道女生寝室的情况?”我说。
班长说:“矿灯,就是煤矿工人下井用的那种灯。”我听了,静默下来,一时无话可说。
班长又说:“同学们都有充电应急灯,但像灯儿那种矿灯却是全班独一份儿,说是她爹专门给买的。不知道她爹是咋想的,真是搞笑。”
灯儿的学名叫张迎灯,兴许是正月十五出生。她考分不够,通过关系才来到这所重点高中。每天下了晚自习,回到寝室,学校熄灯了,她还会头戴矿灯继续苦读。同学们叫她灯儿,不仅仅是昵称,可能还是一个外号。
我随口问道:“同学们对她印象还可以吧?”
“印象还可以。不过,她不爱说话,基础差,人也有点儿笨,功课总跟不上。独来独往的,也没有朋友。”班长往身后看一眼,四处静悄悄的,尽管旁边没人,他还是朝我跟前凑了凑,小声地说:“您知道吧,她家是开油坊的,还卖粉条,可有钱了。她插到咱班,是文校长专门安排的……”
文校长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灯儿刚来我这个班的前一天,文校长叫我去了他办公室,只是一般性地询问了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然后,递给我一张“省级优秀教师推荐表”,说学校有三位老师大致符合条件,但局里却只给了一个指标,经过几次开会研究,认为还是报我比较合适,但却没有跟我交代过半句与灯儿有关联的事,似乎压根儿就不知道灯儿插到了我这个班。
这会儿,我感到应该批评这位班长同学几句了,说:“什么开油坊、卖粉条的,乱七八糟,我怎么没听说过?你是一班之长,说话一定要有根据、有分寸,千万不能听信谣言,胡乱传播。”
“我知道,我知道。”班长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一块棋子大小的月饼,塞给我说:“老师,您也吃一块吧。”
我接过月饼,放在鼻孔下闻了闻。我本来喜欢甜食,但近几年因为血糖一直居高不下,老婆与孩子联合管控,现在已基本不吃了,不仅我不吃了,老婆孩子也都不吃了,尤其是月饼,高糖、高脂,全家人就更不吃了。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