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千岛湖风光(2)
千岛湖之下
拨开千层碧波,探寻水封记忆。淳安自古名人荟萃。据《新安江大移民》作者童禅福统计,淳、遂两县历代进士有308名,其中状元3名,榜眼1名,探花1名,武进士9名,这在科举时代,全国县一级并不多见。淳安状元是杭州的五分之一,是全国2800多个县市平均数的17倍。考取进士的比例也很高,像原太平乡云村先后中了21名进士,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史料记载,贺城始建于公元208年。据老人回忆,水库蓄水前,当地要求对两座县城的民房进行推平销毁和消毒处理,因此贺城基本被毁。虽然如此,但通过水下镜头,积满贝壳的古钱币状精工细琢的“商”字形门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依稀可见,城内明清时期的古塔、牌坊及岳庙、城隍庙、忠烈桥等名胜古迹,仍然保存完好。遂安的历史比淳安晚一些,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背依五狮山,故又称狮城。据知情者回忆,被淹的“狮城距离大坝很远,城里人没想到水这么快就到了,根本来不及搬”。因此,城内主要建筑物、街道、文物古迹,比如状元台、新安会馆、育婴堂、方氏宗祠和科甲联登坊、禹门三级坊、龙立坊等功德牌坊应该保存完好。透过这些遗迹,我的思绪突然穿越,古往今来先知先觉、文人墨客们一个个朦朦胧胧到达我的面前。
瞧,东汉建初年问的灿烂星光下,深受汉章帝赏识的方储老先生(人奉“方仙翁”),正在昏黄的灯光下,全神贯注地释《易经》著《孟氏易》。那位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淳安县的创始人贺齐(人奉为“贺老爷”),正正襟危坐,升堂审案,好不威严。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那个上午,自称“文佳皇帝”的陈硕贞,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刀枪林立,当然还有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举起义旗,威震东南半壁的震撼场面。再瞧,皇甫浞、皇甫松父子,正跟随韩愈、柳宗元等中唐著名诗人们开展“古文运动”,吟哦花间派婉约的辞章,那份潇洒倜傥自是风流。还有,晚唐诗人方干,在与同门编辑《唐诗总集》之余,酒酣之际尽情地唱和。元朝戏曲作家徐田臣与优伶们在排戏,南宋状元詹骙、探花何梦桂和榜眼黄蜕,以及著名理学家詹仪之、钱时、朱熹,在瀛山书院创作《观书有感》。明朝的淳安知县海瑞也舞文弄墨起来,什么“谷口山多处,君归不可寻。家贫青史在,身老白云深。扫雪开松径,疏泉过竹林。余生负丘壑,相送亦何心”云云。再瞧远处的山路上,明朝的商辂,正背着行囊奔赴殿试赶考的途中。明末清初著名古文学家毛际可、方楘如,清末民初那个儒商王文典纷纷向我走来……
要说水上风光和水下风流,不能不提淳安民歌。那时丘壑起伏,长满芦苇的江边和树丛林密的坡岭上,少男少女们激情四射对唱山歌好不热辣。你听,“桃红梨白燕唱歌,妹在房中想情哥。往年想哥还犹可,今天想哥心烦恼。哥要躲兵出门庭,妹妹流泪刀戳心。河水能断人行路,快刀难斩哥妹情。”你再听,“三月桃花满山冈,十八囡姑想情郎。双脚跪在青石板,哪有心思洗衣裳。一想想到柳树下,二想想到百草场。白嘎是哥哥背褡,红嘎是妹妹肚兜。哎呀一记棒槌敲,敲破中指痛心肠。八幅罗裙撕一块,赶紧包在中指上。只怪自家乱思情,怪不得情哥怪不得郎。”纯朴大方、直白风流的情歌,令人如梦如幻。你听,更加凄美的还在后头,“正月梅花朵朵开,长工小哥初三来。初三不来初四来,初四不来不应该。小哥初四果真来,先到厨房看小妹。田地生活都会做,聪明能干又有才。”(《东家囡人爱长工》)你再听,“想哥想得脑壳晕,洗衣木槌当作针,走路走得撞壁角,烧饭不焦就是生。”虽然土得掉渣,但痴情敢爱、自然直白、粗犷豪放、酣畅淋漓,天然去雕饰,美得荡气回肠,让人如痴如醉。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