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沿着时光溯流寻找答案
寻找坚守的答案
一
清晨5点20分,天还没亮,大地一片寂静,整个县城都还在睡梦之中。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位于华坪县城最北边狮子山脚下。暗夜中的女生宿舍,一扇窗子亮了。随后,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校长张桂梅从女生宿舍301走了出来。她轻轻带上门,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栏杆,斜着身子慢慢向楼下走去。每天这个时刻,她都要到楼下搭乘两轮电动车,去往离宿舍楼300米远的教学楼。
张桂梅校长没有存款,没有住房,她住的是女生宿舍,同住的还有4个女生。
張桂梅校长更没有专车。楼下骑电动车接送她的小李,主要工作是学校的门卫。
几年前,由于终日奔忙劳累,再加上多种疾病折磨,张桂梅的身体严重透支,走几百米路都觉得吃力。两年前,小李兼任了学校的司机,驾驶着自己的电动车接送张桂梅上下班。
5点30分,张桂梅到达教学楼下。接着是爬台阶,从一楼到四楼,走一段路,歇一会儿,把走廊上的灯打开。然后,张桂梅用小喇叭喊:“姑娘们,起床读书了!快点儿,要迟到了!”
几分钟后,400多名穿着红色校服的学生跑步进入教学楼,开始打扫教室内外的卫生。5点45分,整栋教学楼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6点,张桂梅开始一问一问地巡查教室。从早到晚,每天巡查七趟。
晚上,张桂梅再次拿起小喇叭对着宿舍楼喊:“姑娘们!休息了!”然后,把灯一盏盏关掉,整个校园顿时安静下来。
小喇叭贯穿学校的每一天,喊起床,喊早读,喊宣誓,喊唱歌,喊吃饭,喊午休,喊晚休……张桂梅是学校第一个起床的老师,也是最后一个休息的老师。自办校起,已经坚持了12年。
一位老师的理想是什么?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让我们沿着时光溯流而上,寻找答案。
二
张桂梅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她身世坎坷,少年时丧母,后随姐姐支边到云南,不久父亲去世。1993年底,她的丈夫被诊断为胃癌晚期,14个月后,也离开了她。
1997年4月,张桂梅被诊断为子宫肌瘤。那时,她到华坪县还不满一年。一边是自己的病情,另一边是3个月后就要中考的学生。该如何是好?
张桂梅的眼前浮现出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她想,这个时候自己如果抽身而退,会害了这群孩子。最后,她选择把诊断书锁进抽屉。
为了让学生们考出好成绩,张桂梅拼命工作,常常是深夜1点才休息,早上6点就起床。就这样,一直坚持到7月,把学生全部送进考场后,她才住进医院。
手术后,医生要求张桂梅最少休养半年,可她仅休息了20多天,就又走上了讲台。她边吃药边治疗边上课,实在没有力气了就拿把椅子坐着上课。领导、同事和学生都多次劝她休息,可她说:“我是老师,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在讲台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