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传奇故事:鹤山书院魏了翁(3)

2022-09-09 22:50:1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魏了翁拒捐,魏了翁一惊,正要说话,那个真正的卢云开口了:魏先生,我一向敬仰您的为人和学问,没想到给您造成这样的麻烦。规矩不可破,我还是走吧,等学好了

魏了翁拒捐

魏了翁一惊,正要说话,那个真正的卢云开口了:“魏先生,我一向敬仰您的为人和学问,没想到给您造成这样的麻烦。规矩不可破,我还是走吧,等学好了,再来考。”

这孩子倒懂事,魏了翁有点儿想收留他,可想到鹤山书院的规矩,又摇了摇头,此例一开,书院的风气就坏了。他又想挽留夏山长,可这位老头性子倔,大袖一扬,竟也不管不顾地走了。魏了翁无奈,只好让别人暂时管理鹤山书院。

卢云一走,卢员外恼羞成怒,便不给蟆颐堰工地送石料了,这次捐赠,其实就是一场交易。热闹的工地一下子停了下来,师爷火急火燎来找魏了翁:“大人,十天以后就是雨季,岷江暴涨,蟆颐堰工程没修成,一定会被冲毁的。实在不行,咱们就引水东流吧。”

“不行!”魏了翁斩钉截铁,“那样整个眉州城会被水淹,我这个父母官就成了罪魁祸首!”

“要不,火速把工程拆了,拆出石料加高蟆颐堰。管不管用先不说,起码上面检查的时候,能遮掩一下。”

“也不行,现在加高蟆颐堰已经晚了,蟆颐堰下也有大量百姓,不能让他们遭受水患。”

师爷都要哭出来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该怎么办?”

魏了翁微微一笑:“我自有办法。”

合  龙

魏了翁的辦法,就是回蒲江找魏氏家族筹钱。魏氏本是蒲江大族,田产很多,可架不住魏了翁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比如鹤山书院,就是家族起建的,还要负责开销,今年田亩遭虫害,魏家的用度一下子窘迫起来。

魏了翁说明来意,当家人魏母颤巍巍地从头上抽出一支金钗来,将一支木钗换上去,“了翁,自你当官,家里就一直贴钱,但你做得好,咱蒲山魏氏一直心怀百姓!不过,我身上就这个值点儿钱了,家里田亩也不多了,你能卖几亩算几亩吧。”

魏了翁红着眼睛,冲母亲一个头磕到地上,然后拿好金钗开始卖田。蒲江父老闻听,有感于魏氏家族一向乐善好施,又开办书院,不但不忍买他们的田,还纷纷捐款。魏了翁又赶往鹤山书院,发现卢员外也不再供应柴米油盐了,书院已经断粮两日。魏了翁准备留一些钱财给书院作用度,学子们纷纷表示:“这钱省下来修堰吧,我们跟先生去工地帮忙,这样吃饭也解决了。”魏了翁听了好生感动。

眉州百姓听闻,也纷纷捐献,不过大多是穷苦百姓,出钱不多,只够修堰五日。五日就五日吧,修起来再说。就这样,五日过后,蟆颐堰眼看就要合龙,可是石料又断了。石料远在山中,需要石匠们开采,再用车船运来,即使百姓愿意义务做工,可没有钱雇石匠和车船,也是不行的。五日后,汹涌的岷江水将如一条暴怒的巨龙,冲毁拦挡去路的一切!师爷又献一计:“事急从权,不如强征车船和石匠,渡过难关再说,如有违者,抓入大牢!”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