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传奇故事:鹤山书院魏了翁(2)

2022-09-09 22:50:1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魏了翁拒捐,说着话,他已叫进卢云来。这孩子也就十四五岁,穿绸挂缎,但面相清秀,十分知礼。魏了翁看着很是欢喜,就问了几句文章,居然对答如流。他让夏山长

魏了翁拒捐

说着话,他已叫进卢云来。这孩子也就十四五岁,穿绸挂缎,但面相清秀,十分知礼。魏了翁看着很是欢喜,就问了几句文章,居然对答如流。他让夏山长领孩子下去考试,不多时试卷呈上来,也属于优等。于是,卢云正式入学鹤山书院,而卢员外也回眉山筹资。魏了翁心中的愁云一扫而空,可回头再看到卢云时,忽然觉得他穿的衣服有点儿不对,至于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

顶  替

蟆颐堰,因背靠蟆颐山得名,负有阻挡岷江洪流,保卫大半个眉州的重任。蟆颐两个字,意思是蛤蟆的下巴。魏了翁赶回蟆颐堰工地时,卢员外已押着一车车石料到达:“魏大人,想到您采买石料太费事,我就直接买了送过来,至于工钱,完工后由我来结算。书院那里,我已派人送去了柴米油盐。”一旁的师爷悄悄对魏了翁说:“他这是不放心您啊,不给银子给材料。”

魏了翁呵呵一笑:“只要咱们光明磊落,送什么都行。”接着转身谢了卢员外。

材料备齐,工钱也有了着落,工地上顿时热闹起来。周围百姓知道这是为后世子孙谋福利的事,都纷纷来帮忙,工程进度加快了许多。

这天,魏了翁忽然发现,有个帮忙运石料的少年十分眼熟,虽然是一身布衣,但眉清目秀,有一股书卷气。猛然间,他想起来了:卢云!他为何不在书院读书,跑到工地上帮忙呢?魏了翁上前想询问一下,不料卢云转身就跑,很快不见了踪影。

魏了翁心里纳闷,第二天,正好是他回蒲江讲学的日子,于是到了书院,他直接去找卢云。一问夏山长,说卢云正在屋中温书,不便打扰,魏了翁更加疑惑,推门就进。只见读书的少年穿着一身绸缎装,但粗眉大眼,嘴唇宽厚,根本不是卢云!

“你是谁?”魏了翁问。少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结结巴巴道:“我,我叫卢云。”

“那天来考试的又是谁?”魏了翁又问。少年低头不语,夏山长叹口气说:“事已至此,我就实说了吧。魏大人走后,卢员外就用这个人来替换卢云,说这才是真卢云,考试那个少年叫张万里。卢云一向爱读书,非常想来书院深造,可天资一般,只得让出身贫寒的张万里替考。我本不想答应,可一想到大人处处用钱,万万不可得罪他,才……”

魏了翁恍然大悟,那天自己看“卢云”的衣服有点儿奇怪,是不合身啊,因为根本就不是他的。魏了翁怒不可遏道:“你是在照顾你的同乡吧?难道你忘了,书院本是教书育人之所,这要是传出去,鹤山书院名声将毁于一旦!”

“大人说得对,”夏山长脸色出奇平静,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来,“这是我的辞职书,早就写好了,这个罪名就由我来担吧。不过,这孩子虽然天资不足,刻苦却不在诸位学子之下,请不要赶他走。先师有云,有教无类,请再给他一个机会。”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