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故事:“晓风残月”(5)

2022-09-03 23:07: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断案辞官,当时,他就做出了辞官回乡的打算。 四 得知真相后,徐义懊恼地说:柳大人,上次我说过曾经辜负了恩公的事儿,不知你在曙峰是否已经知晓了原委?我

断案辞官

当时,他就做出了辞官回乡的打算。

得知真相后,徐义懊恼地说:“柳大人,上次我说过曾经辜负了恩公的事儿,不知你在曙峰是否已经知晓了原委?我、我那时真是鬼迷心窍,竟会那般对待恩公!”

柳温之摇摇头,微微笑道:“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你我都不过是凡夫俗子,难免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来。好在我们都能看清自己的内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原来在当年,柳永教会徐义用嘴衔笔写字。为了让他能尽快挣钱养家,才思敏捷的柳永每当做出新词后,都让徐义书写成作品,并落上“柳永书”的款识送到青楼去。那些青楼女子仰慕柳永的才华学识,书法作品很快就被她们一抢而光。

那时,有些人既嫉妒柳永的才名,也眼红徐义一个残疾盐民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书法家,有了不菲的收入,便开始挑唆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说柳永看似帮助徐义,其实从中谋取了高额利润,是徐义收入的很多倍。徐义听信了谗言,开始疏远柳永,并对外说柳永为官不正,是个沽名钓誉的小人。可是,当徐义自立门户后,他的书法作品却无人问津,他只得去求得柳永的谅解。柳永既往不咎,依然热心地与他合作。

柳永任满三年,在离开曙峰前,还叮嘱那些仰慕他的青楼女子多照应徐义的生意。为了报恩和赎罪,徐义提议将柳永的《留客住》刻在恩公曾经的居所里。后来,他又带头捐资在兴善寺塑了柳永的像……

徐义倾诉完了这段往事,与柳温之依依惜别后,和儿孙们目送柳温之的马车,消失在视野里。

徐家花铺的生意日渐兴隆。为了增加花卉品种,徐鹤轩自己学会了高超的嫁接花木技术。心灵手巧的徐凤天在徐鹤轩的教导下,也很快成了一个合格的园艺师。

徐义经常来到妻子的墓前,含泪用鲜花温柔地装点着她的坟茔,就如同他亲手为妻子梳妆打扮一般。每次,他都要絮絮叨叨地说完一堆家常话才肯离去……如今,他终于和妻儿团圆,不由更加感念远方的柳温之。

柳温之辞官回到了家乡润州后,找到了安葬父亲的恩公——润州知州王安礼。正值中年的王安礼是著名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胞弟。王安礼倾慕柳永的才华,又怜惜他离世二十年后,棺木还一直被寄放在寺庙里,几年前才为他找了墓地安葬。

次年清明时节,柳温之将柳永的墓地迁到了润州北固山下,还特地请来堂弟柳淇,为父亲书写墓志铭。细雨纷飞中,他想着父亲孤苦落拓的一生,眼中腾起泪雾,当即填了一阕《江城子》:

偶来幽梦配戎装,负行囊,跨清江。欲语家书,神采自飞扬。一醒方知云淼淼,寻墨迹,做文章。

离离春雨意茫茫,梦魂长,寄瑶觞。远冢寂然,几度断人肠。当日怨言曾怯怯,今杳杳,道凄惶。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