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故事:失踪的银元
徽商古道银元案
清同治年间一个春日的下午,在徽州城北二十多里外的箬岭古道上,走着五六个肩挑箬叶篓的壮汉。
领头的壮汉身材魁梧,剑眉高挑,他叫谢富来。他原本是休宁县龙富镇上开馆授徒的武师,为躲避太平天国战乱,拖家带口辗转来到徽州箬岭古道旁的大西坑,租地刨食谋生。
大西坑没有田,村民要吃米饭只能砍柴挑到十五里外的许村镇卖了买米。这年夏天,谢富来挑了两百多斤的柴火去许村镇叫卖。正在跟人交易时,忽见街道上的人群惊叫着四下逃散,一头发疯的大水牛正在追赶一个红衣小女孩。
眼看小女孩就要命丧牛蹄之下。危急关头,谢富来奋不顾身地冲过去,伸手抓住了大水牛的两只犄角,大喝一声,将大水牛摔倒在街道上。
小女孩得救了,众人无不交口称赞,闻讯赶来的小女孩的父母更是感激涕零。可谢富来只淡淡说了句“孩子没事就好”,便转身去米店买米了。
没想到第二年春天,有个姓吴的老头找上门来,自称是漕溪镇上大茶商谢老板的管家,专门来请谢富来去帮谢老板挑茶叶。一季春茶下来,至少能赚二十块大洋。有这样的好事,谢富来当然不会忘记左邻右舍,提出要带上几个同村人。
吴管家一口答应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们不但要翻山越岭走箬岭古道,将谢大老板收购加工的黄山毛峰从几十里外的漕溪镇挑到大西坑,然后再走小路挑到几十里外的朱家村码头装船。
茶叶挑完后,过上十天半月,他们还要去朱家村,把谢老板从上海汇来的银票兑换出的银元,走箬岭古道挑回漕溪镇。
这回,他们挑的箬叶篓里,明里说是谢老板从杭州买来的绫罗绸缎,其实在每担箬叶篓里的绸缎内都藏着一千块现大洋。
这也是当初谢大老板舍近求远,让吴管家亲自登门去请谢富来给他们挑茶叶的原因,他这是用雇挑夫的工钱在请押送几千块大洋的镖师呀!
有武艺高强的谢富来带队,每次都能将几千块大洋平安送到漕溪镇。别的挑夫每人可得一块大洋,谢富来还能得到吴管家悄悄加赏的两块大洋。
谢富来却用这两块大洋买来大米,平分给几个伙伴,因此赢得大家的爱戴,几个人好得像亲兄弟似的。几年来,从没有在路上出过岔子。
可是这一回,因为从朱家村起程时晚了半个时辰,虽然路上加快了脚步,到达漕溪镇时天已昏黑。吴管家收货时,大家才发现少了一担,而挑担的方大头也不见了踪影。
一千块大洋,当时能买五六万斤大米呀。谢富来和几个挑夫还有谢老板的家丁赶紧提着灯笼分头去找,可找遍方圆几里,也没找到方大头。
谢富来明明记得,快到漕溪镇时,方大头还跟在队伍后面,怎么就掉队了呢?这方大头不是他们村的,而是几百里外的安庆人,据说在谢老板上海的茶庄做事两三年了。这回他是受谢老板之托把从杭州买的绸缎走水路送到朱家村,然后放进箬叶篓包裹兑换出来的银元。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