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孤独的鸽子(5)

2022-08-22 16:32:3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鸽子,我说:还能救吗? 他说:翅膀是轻度撕裂,能治好,但是右腿已经断了,恢复得好的话,也不会太灵活,走路会不太平衡。 我说:怎么和我一样,这是命

鸽子

我说:“还能救吗?”

他说:“翅膀是轻度撕裂,能治好,但是右腿已经断了,恢复得好的话,也不会太灵活,走路会不太平衡。”

我说:“怎么和我一样,这是命中注定的吗?”

家人招呼李医生吃饭,李医生说饭已经吃过。他继续说:“你不要太悲观,你算是好运了,那么高摔下来,只是伤到一条腿,好好养病,以后也无大碍。”

我说:“鸽子可以救吗?”

他说:“可以救,但是治好了也是一羽残缺的鸽子,无法参加比赛了。这羽鸽子无法参加比赛,也就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

“把它救活,我要让它永远陪着我这个残疾人。”

“要不,我送一羽好的鸽子给你?”

“不用。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它救治好。这辈子我没有求过人。为了这羽鸽子,我求你了。”

李医生取出针水给鸽子打了一针,然后给它包扎伤口,羽毛掉落的地方,也给包扎起来。开了一些消炎的药水,还有一些止疼的药物。他嘱咐我如何给鸽子吃药,一天吃几次。不多会儿,他就离开了。下楼时他说,三天后他过来看鸽子。就在那一晚深夜,鸽子发出绵长的咕咕声,让我感到吃惊,这声音优雅舒缓,使我的心异常安静。全家人以为我的大脑出了问题,可是脑部CT、腦部核磁共振都做了,都显示没有问题。为了不影响我养病,他们没有再说鸽子的事,而是假装配合我养鸽子。孙女也开始画鸽子,画了一羽受伤的鸽子,鸽子的翅膀很有意思,只有一边有羽毛,一边光着膀子,她给画取名为:上了绷带的鸽子,并在鸽子的额头上画下一枚橄榄叶,代表着和平。她对我说,姥爷,你要赶快好起来,家里才能和平。我看着年轻的鸽子,像是看着我一直梦想中的儿子。

3

一个月后,我拄着拐杖在四楼的楼顶上艰难地练习走路,摔倒了又慢慢爬起来。那羽受伤的鸽子也和我逐渐亲近了,我看见它在笼子里单腿跳动,拔去羽毛的翅膀也逐渐长出了绒毛。我打开了鸟笼,它跳出来,发出咕咕的声音,在楼顶上啄食,头不停动着,眼睛时刻盯着我看。它把自己好着的翅膀舒展开来,然后又缩回去,好像是在感谢我救了它的命。

这羽鸽子温驯,听话,几乎能观察我的脸色,是一羽情商很高的鸽子。因为得到这羽鸽子,我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我经常打电话咨询偏安县养信鸽的专家李壶,问他关于养鸽的经验,比如食物搭配,鸽舍的建造等一系列问题。我性情大变,不再阴沉着脸,对家人不再总是抱怨,家里出现了短暂的和谐,看着真的像一个家。我们一家五口开始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周末还搞家庭宴会,甚至给妻子过了五十岁生日,这些年来很少有这样的热闹,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家里多了一个成员——一羽信鸽。我给它取名蛰鸽,大体是因为它脚环的后四位数字的缘故。大女儿主动从网上买了很多喂养鸽子的口粮,玉米、花生、小麦、青豌豆、白高粱、红花籽、专业饲料,甚至牛奶,还教我如何给鸽子喂食物。她关心鸽子让我更加开心,我改变了对她的一些看法,或者是不想去计较她的懒惰、混日子、酗酒等恶习。我的二女儿则和她的新任男朋友,参照李壶的鸽舍,给我的蛰鸽在四楼楼顶搭建了漂亮而宽敞的鸽舍。鸽舍采用杉木、夹芯彩钢板等材料建成;鸽舍被他们布置得很完美,坐北朝南,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他们还给它准备了洗澡的设备,并在鸽舍里安装了换气装置。看到那么漂亮的鸽舍,我对二女儿竖起了大拇指,并叫她好好地学习,以后公司的事务就交给她管理了。唯有我的妻子闷闷不乐,对我养鸽子入迷的事不大高兴,经常说,你对人都没有对鸽子好,这是什么事,你不如搬去和鸽子住算了。不过,她也没有过分抵触,她可能也不想破坏家庭的欢乐氛围,不管这种欢乐里有多少成分是装出来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