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九品兰(2)
酒瓶兰
又一次,看见街上有位白须老者在卖蕙兰,硕大的一盆,茂密的叶子中间发了三箭,尺许长的花穗开得明黄耀眼,让人流连忘返。咬咬牙花了八十元搬回了家。散发着幽香的蕙兰依然摆在阳台,夫人依偎在花盆边来回拍照,没事就凑上前去看看闻闻,那两个月,阳台上散发着浓郁的温馨。冬天刚过,好看的花儿凋谢,蕙兰的叶子枯死,我俩面面相觑,郁闷数日,相互埋怨:我怪她浇水过多,她怪我摆错了花盆的位置。
印象中,我家所养过的花卉,只有水竹好养。放在装满水的饮料瓶中,不管不顾,却绿意盎然。即便出差忘了浇水,瓶中已经干枯见底,水竹还是绿茵茵的。
还买过一种叫还魂草的草药,随意丢在阳台的防盗栏木板上。有次给其他花浇水时漏洒了些水在它上面,奇怪呀,那团乱蓬蓬的干草眼见扑哧扑哧由黄转绿,鲜活起来,挺拔起来,还魂草真的还魂复活了!
这次王老板执意要送我花木,推辞几次不过,只好答应了他的这份真诚。
几天后我去市里办事,顺便租了车去他铺子。店开着,王老板却不在。原来是他媳妇快临盆,陪她去医院了,托隔壁的大姐帮看铺子。王老板说送给我的花木和花盆已经单独备好了,还给我准备了几袋花圃中的实土,说实土养花不易死,就放在花店外面,让我一同拿走。
王老板说的九品兰,原来是酒瓶兰,的确好看。
底下圆嘟嘟的一个圆茎,像一个郎酒瓶,顶上长叶纷披,像绿孔雀的尾羽。
王老板送我的另外两盆红掌花,犹如亭亭玉立的美人,纤细的几片长叶拥着一对鸭脚样的红掌,朝天蹬着,惊艳动人。我把它们放在客厅的角落,早晚观赏。但美人易折,红掌小气,可能是浇水太过了,两个月后,靓丽的鲜花红颜薄命,可惜。
而这盆酒瓶兰,十八年来,却活得英姿飒爽,如诗如画。
我家屋小,酒瓶兰只能摆在内阳台。十天半月浇一小杯水,也不施肥,这花就嗖嗖长。数十片蒜苗样的叶子,疏疏朗朗地自然弯曲,宛如一个灯笼的骨架,悠然插在酒瓶中。春天拔节生长,冬天老叶枯黄,我轻轻一扯,枯黄的叶子就掉落下来,年年如斯,酒瓶兰一天天长大,叶子越来越长了,整个阳台快装不下它的倩影。
我和夫人把它抬至门口的过道,它照样生机勃勃。
有年开春后,瓶胆发芽,长出几株幼苗,影响美观。我拿来小刀挖掉多余的分枝,厚皮上赫然留下几个深深的疤痕。
酒瓶兰见风生长,叶冠将近一米,放在门口有些碍事。我家住在七楼,我和夫人商量,把它抬上屋顶。也不经常浇水,一个月才浇一回,其他时候靠雨露恩泽。酒瓶兰来到楼顶,长得更加旺盛,直径超过一尺,让人想起古典小说《兴唐传》中的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用的擂鼓瓮金锤。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