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属于煤矿的三代男人(4)
三代人的采煤故事
冀宏波呢,身上、脸上、手套上全糊满了油。
这个样子,怎么还能带班?他心里有种严重的挫败感。
学!抓紧学!虚心学!认真学!
他先熟悉工作面设备结构,钻到机械下看,有些零部件在整装设备上看不出究竟,他让材料员带他去库房,看设备怎样分解、组装,了解每个零部件的性能作用,掌握故障容易在哪儿发生。他有个小本子,记满了技术要领和学习心得。
半年后.记者下井采访8.8米超大采高工作面。面对记者提问,冀宏波一一解答,他对设备技术的熟悉,就像熟悉自己的家。128架液压支架,犹如钢铁屋顶一样保护着299.2米宽度的工作面,推进距离5255米;他讲液压支架的支护高度、支护强度、支护中心、工作阻力,讲一连串世界领先的数据,讲采煤机怎样切煤,讲日产5.84万吨煤,如此大的产量,综采队每个班井下却只有20人左右,没有人直接和煤接触,生产都是智能化电脑控制。记者问:像这样超大的采煤机,这样超大的液压支架保护,安装拆卸需要多长时间?他说这叫搬家倒面,从这个工作面转移到下一个工作面去。他卖了个关子,问记者:你们说这种转移需要多长时间?记者说:这么多大家伙,都在井下,少说也得三个月,半年能完成也不错。他说:目前发达国家需要25天左右,我们15天完成倒面,公司生产服务中心曾创过一个纪录,一个星期完成。面对瞠目结舌的记者,他笑了。
那一刻,他是不是想到了爷爷掏煤的过往?是不是想到了神东初创期父亲身背炸药手提工器具艰难行走在井阶上的情景?
这是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的前夕。
尾声
三个男人,现在剩下两个。
但今天的神东,今天的上湾,爷爷肯定是看到了。冀宏波在奶奶家放视频,爷爷的照片就挂在墙上镜框里,爷爷也会看到视频里播放的一切,听到孙子所讲的一切。
三个男人属于煤矿,这煤矿也属于他们。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