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大师的技术(10)

2022-09-22 17:00:3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高手,手上这件春水雕琢工艺非常精细,必须要仔细观察,你才能看明白镂空部分是先用锃管钻出小孔,然后在小孔中穿过铁丝,以手弓拉动,锯出图形。天鹅、

高手

手上这件“春水”雕琢工艺非常精细,必须要仔细观察,你才能看明白镂空部分是先用锃管钻出小孔,然后在小孔中穿过铁丝,以手弓拉动,锯出图形。天鹅、海东青身上羽毛的勾勒细线则全是古代砣具的精心碾琢,雕琢完成以后,连器物背面、镂空侧面都经过精心打磨,当时工艺的残留痕迹已经极其细微。老郑指着前面那只天鹅的喙部叫顾总仔细鉴察,这只天鹅被攫住了头颈,惊恐之中张开嘴巴哀鸣,你看这张开的上下喙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顾总把放大镜沿着他手指的地方凑过去,看清楚了,天鹅张开的嘴巴是以一整排平头锃管连续密打连成一条深深细槽,而锃管的圆弧在天鹅的上下两喙边缘则自然形成了锯状的喙齿,再以砣具雕琢出喙部两条阴刻细线,这样一钩边,天鹅张开的喙就既简洁有力还生动传神,太绝了!古人太聪明了!顾总不由惊喜得要跳起来了,抬头望望老郑:您的意思,这件东西不假?

如假包换的元代“春水”!你再看看那熟旧的玉质,那使用磨损痕迹,那自然晕散的黄色汗沁,都透着一个真字。辽金元时期的“春水”虽然珍贵,但也说不上一器难求,我自己就藏着三件呢。你可知这件“春水”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吗?一般“春水”都是一鹅一鹘,可你这件是两鹅一鹘,就我所见目前这种构图的,私人藏品中从未见著录,只有台北藏有一件与你的相类,因此,这件可以说是流通市场中的孤品了!老郑今天有点儿激动了,说着就抽出一册台北的藏品集,一翻就找到那幅图片,台北这件除了玉色略微青一点儿,构图几乎一模一样。太高档了,太难得了,很多人既没见过这种器型,更不敢相信这件会是真的,鉴定上就容易为一般庸手所误杀了!

顾总也激动起来了,当时一起买下的还有另外一件童子,也是都说假,我喜欢那造型,这么多年一直当新玉挂在身上玩呢——他掏出来,是一件白玉人上人手把件,两个小孩儿玩叠罗汉,工是真细,顶上有祥云,带着璞皮,乾隆年间的东西。顾总有些惭愧,这些年行家们看了都说是仿货,一直也没当回事呢。老郑“扑哧”笑出声来,很多所谓的行家就是只会看粗活儿,没见过高档玩意儿,他们哪里看得懂这路份的玉器。市场里,常有将假当真,却把真当假的情况,遇不到真人,可找谁说理去。

顾总早年在外地办厂,认识了一个铲地皮的,就是走街串巷收购古物却并不开店的人,买过他不少东西,当初三千五千买的后来都被证明是假的。这是和此人买的最后两件,盯了他几年也不松口,当初实在是喜欢,也只好被他拿捏着花了极大代价方才买到手。铲子信誓旦旦地说是从一老户直接铲出来的货,可后来很多行家看过都说并不真,说铲子的话你也信。他看在料子正宗,工也细致,倒一直也没舍得送人。老郑说,你刚才可差点儿就送我啦。那位说,不是差点儿,就是送了,不过,现在我可舍不得了。说完,两个人都笑出声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