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点子,合适的活人(33)
神木
二叔说话了:“我侄子害羞,你们饶了他吧。”
年轻媳妇笑了,说:“看来这小子真没开过壶。钻窑门子的老不开壶多亏呀,你们帮他开开壶吧!”
一个窑工说:“我们要是会开壶还找你干什么,我们没工具呀!”
年轻媳妇说:“这话稀罕,我不是把工具借给你了吗?”
那个窑工一时不解,不知年轻媳妇指的是什么。别的窑工也在那个窑工身上乱找,不明白年轻媳妇借给他的工具在哪里。
年轻媳妇把题意点出来了,说:“你们往他鼻子底下找。”
众人恍然大悟似的笑了。
王风睡觉睡得很沉,连午饭都没吃,一觉睡到了半下午。刚醒来时,他没弄清自己在哪里。眨眨眼,他才想起来了,自己睡在窑工宿舍里。这个宿舍是圆形的,半截在地下,半截在地上。进宿舍的时候先要下几级台阶,出宿舍也要先低头,先上台阶。整个宿舍打成了地铺,地铺上铺着碎烂的谷草。宿舍没有窗户,黑暗得跟窑下差不多。所以,宿舍里一天到晚开着灯。灯泡上落了一层毛绒绒的东西,也很昏暗。王风看见,二叔和张叔叔也醒了,他们正凑在一起吸烟,没有说话。二位叔叔眉头皱着,他们的表情像是有些苦闷。宿舍还住着另外几个窑工,有的还在大睡,有的捏着大针缝衣服,有的把衣服翻过来在捉虱子。还有一个窑工,身子靠在墙壁上,在看一本书。书已经很破旧了,封面磨得起了毛。隐约可以看见,封面上的人物穿的是大红大绿的衣服,好像还有一把闪着光芒的剑。王风估计,那个窑工看的可能是一本武侠小说。
王风欠起身来,把带来的挎包拉在手边打开了。他从挎包里拿出来的是他的课本,有英语、物理、政治、语文等。每拿出一本,他翻了翻,放下了。翻开语文课本时,他从课本里拿出一张照片看起来。照片是他们家的全家福,后面是他爹和他娘,前面是他和妹妹。看着看着,他就走神了,心思就飞回老家去了。
“王风,看什么呢?”二叔问。
王风抽了一个冷战,说:“照片,我们家的照片。”
“给我看看。”
王风把照片递给了二叔,指着照片上的他爹介绍说:“这个就是我爹。”
二叔虎起脸子,狠瞪了他一眼。
王风急忙掩口。他意识到自己失口了,哪有当弟弟的不认识哥哥的。
二叔说:“我知道,这张照片我见过。”说了这句,他意识到自己也失口了,差点露出一个骇人的线索。为了掩饰,他补充了一句:“这张照片是在咱们老家照的。”
张敦厚探过头来,把照片看了一下,他只看了一下就不看了,转向看王明君的眼睛。
王明君也在看他。
两个人同时认定,这张照片跟张敦厚上次撕掉的那张照片一模一样,照片上的那个男人正是他们上次办掉的点子,不用说,这小子就是那个点子的儿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