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童年的自己(11)

2022-09-19 16:28:0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古黄河的女儿,林城说,你这样忧心忡忡,寸步难行啊。沙苇说,我确实想走,但想走得光荣体面。林城若有所思地说,世界就是一座牢狱,每个人都想逃,你以为你逃走

古黄河的女儿

林城说,你这样忧心忡忡,寸步难行啊。沙苇说,我确实想走,但想走得光荣体面。林城若有所思地说,世界就是一座牢狱,每个人都想逃,你以为你逃走了,最后还是要回来。沙苇说,我听不懂你的意思。林城说,你要想好,你就是回到中国,但是儿子在美国,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边,你能平静下来吗?你总会牵肠挂肚。沙苇说,就算我回了睢宁会想儿子、孙子,但是我必须回去。林城说,明年春天我要回睢宁一趟。

其实,林城的烦恼焦虑并不比沙苇少。林城的夫人是古巴华裔的后代,从小在美国长大,在文化认知上跟林城父母格格不入,林城父母两次来纽约,都有不愉快的故事在上演。林城还告诉沙苇,那年孩子还小,父母来美国帮忙带孩子,其间各种矛盾爆发,夫人丽莎请了菲佣帮忙,父母伤心,觉得明摆着想赶他们走。父母有次散步,觉得邻居的小男孩儿活泼可爱,忍不住抱了亲了,这下不得了,夫人说他們的行为是Child Molesters(儿童性骚扰),邻居没把他们告上法庭,已是我们的幸运。林城气得发麻发晕,自己的父母热情豪爽,善良淳朴,怎么把这种恶心的罪名安在他们的头上。

丽莎的娘家经济富足,丽莎拿了父母的赞助,请了菲佣,自然不希望林城的父母在眼前晃来荡去,这个林城都给予理解,并耐心细致地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沙苇对林城说,我知道你的难处,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各种习惯都不同,我和朵欣还都是同省人,表面上没有撕破脸,彼此看着扎眼睛。林城说,你们至少还维护了表面的客气,丽莎连这点面子都没有给我。

林城曾经带丽莎回睢宁探亲,去林城的姐姐家做客,姐姐做了林城小时候最爱吃的槐花窝窝头,丽莎装不出礼貌的微笑,满脸满眼的嫌弃,根本不想掩饰。姐姐是林城最敬重的人,虽然长他几岁,却像母亲一样关爱他。那年,林城的画在北京拿了金奖,要去北京领奖,姐姐满心欢喜,跑去县城给弟弟买了新衬衣、新鞋子。林城对沙苇说,我姐姐就是那样,满脑子都装着我,从来不给自己买一样东西。

黄昏的中央公园,喧嚣声渐渐弱了,暮色中的城市风景线几分苍凉,几分混沌。沙苇说,我该回去了。林城说,我也该回去了。

6

林城回了中国后,给沙苇发了几张照片。古黄河两岸的村庄,修建了村民集中居住区,是那种雪墙黛瓦的小别墅,别墅前有细水淌过,垂柳吐翠,樱花和梨花争奇斗艳。沙苇无限感慨,如果当初我不离开睢宁,也能搬进这样的房子。林城说,我有个表弟是镇上的书记,我会找他打听,像你这样的情况,能不能搬进集中区的别墅。

镇长表弟告诉林城,你朋友已经移民了,不能享受中国村民的待遇。农民的老房被国家收购后,同一时间迁进了新型居住区。国家对村民有特别补贴,房价是每平方米300元,每户人家配一小块自留地,这样能留住乡愁,依然感受耕种的喜悦。林城说,我朋友没有拿到绿卡,更没有人美国国籍,依然是中国人,中国人回到自己故乡,故乡不让她享受跟其他村民一样的待遇,明摆着就是不欢迎她。镇长说,她错过了统一安置期,安置房是福利,不对外销售,如果她要回家,可以按市场价购买。林城便问多少钱,表弟说,每平方米1700元左右。林城说,那不贵,她买得起。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