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渔家的汉子(2)

2022-09-18 19:59:1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幹孃,天已经黑了下来,中午出去倒张网的陈涛还没有回来,章钰老师和乡邻们急得不知所措,雇主张网户已经央求邻村的渔业队出动机帆船在海面上搜寻。但是

幹孃

天已经黑了下来,中午出去倒张网的陈涛还没有回来,章钰老师和乡邻们急得不知所措,雇主张网户已经央求邻村的渔业队出动机帆船在海面上搜寻。但是此时的陈涛,已经随着海潮,早漂得没有了踪影。

第一天搜寻,无功而返;第二天搜寻,依旧空手而归;第三天,第四天……到后来,大家只期望能够捞到陈涛的尸首,不要在山坡上再多添一座衣冠冢。这样痛苦等待的日子,大概过了一星期,大家都要准备给陈涛做头七了。那天早上,突然从乡政府的电话里传来喜讯:陈涛回来了!

陈涛回来啦!陈涛活着回来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小岛渔村,熟悉的、不熟悉的,都赶到陈涛家里来祝贺,想听听他这些天在海上到底怎么活过来的。

那天下午,陈涛手里的橹被海浪打掉以后,他只能无奈地在船舱里坐下来。因为雷雨风刮起来的浪大,为了保持舢板平稳,陈涛干脆团起身子在船舱里躺了下来,顺着潮水漂流,心想,熬过一晚,等天亮了再说吧。可是,等天亮了一看,茫茫大海,这是在哪里啊?本能的求生欲望使陈涛也顾不上害怕了,他不停地掏干溅进舢板里的海水,虽然浑身湿透,也不觉得怎么冷。肚子饿了,抓一把张网倒回来的小虾米充饥。第三天,陈涛清理舢板小隔舱里的海水时,竟然发现角落里还有小半瓶当地渔民常喝的二锅头,小啜一口,顿时浑身热辣辣的,海风也不再那么寒冷了。

这样又熬了两天。第五天傍晚,陈涛终于遇上了一艘大型货船,在几百米开外震耳欲聋地拉响了汽笛,那条大船显然是发现了陈涛的小舢板。汽笛声也把迷迷糊糊的陈涛惊醒了,他赶紧站起来,向大船挥手。

陈涛终于得救了,但陈涛并没有上大船,而是被大船用一根缆绳拖在后面,向近海港口驶去。到达内港后,货船船员告诉他,岛上没有可供大货船靠泊的大型码头,货船也不便进港靠码头,于是送给陈涛一支救生艇的划桨,让陈涛自己划进岛去。

陈涛从一处落潮的滩涂跋涉着走上岸来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清山冷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陈涛顺着一条山岭小路摸索着走了大概有两个小时,山脚下隐现一堵红墙,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小小的寺庙。这深更半夜的,也不知道这寺庙里有没有人。他使劲地拍了几下门,见里面没有声响,便在庙门外的廊檐下坐了下来。这时候他才发现,门口有一条山溪水淙淙流过。陈涛这时感觉口渴难耐,嗓子疼得要裂开似的。他赶紧俯下身,掬起一捧山泉送进口中。他说这一捧山泉水,是他这辈子喝过的最甘甜的一口水了。

第二天,他被送到了当地乡政府。乡政府赶紧电话联系了陈涛所在的小岛渔村。陈涛活着回来了的好消息,瞬时就在当地乡民中传开了。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