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李癞子的鬼话(3)

2022-09-17 16:22:4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忏悔,就是这样!我开始胡思乱想!我想啊!这笔钱为什么不早几年落到我头上?!早几年!我就早几年解脱!早几年享福!这么一想!我就没那么感恩戴德了!

忏悔

就是这样!我开始胡思乱想!我想啊!这笔钱为什么不早几年落到我头上?!早几年!我就早几年解脱!早几年享福!这么一想!我就没那么感恩戴德了!

你也一样!天天在我耳边嗡嗡嗡!像个饭螟子!谁谁谁!并不穷!也搞到了兜底户!谁谁谁!挺富的!因为送了礼!也搞到了扶贫款!我听得心里烦躁!这不公平哇!扶贫扶贫!就该扶我们这样的困难户啊!怎么能乱扶一气?!

呀?!你个蠢婆!车都没油啦!不晓得先加油!

三、赔礼

书记,我晓得您在屋里,我们是看见您进了门,才过来的。

我不会吵事了,我们是来赔礼的。您大人大量,把门打开。我不求您原谅,我只想告诉您,我不会给村里、给你们惹祸了!我要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洗心革面!

书记,您打开门,我就想请您做个见证。

——好,好,谢谢书记,谢谢书记!

——不,不不,不怪嫂子,莫说关门,嫂子就是拿刀砍,拿棍子排,都是应该的……

——对,对,嫂子,都是我们的错,害得书记挨了批,记了过,扣了奖金。害得书记好心没好报。今天我们两口子,就站在这里,随您跟哪样打,跟哪样骂,我们都接着……

——是的,是的,我们不配,打会脏了您的手。

——书记,您别吼嫂子,嫂子说得对,做了没屁眼儿的事,不是道一下歉就过得去的。

——书记,浪子回头金不换。老话是这样子讲的,但关键还得看行动。在来您家之前,我已带着婆娘去了罗队长家,这个兜底户我也不要了,我准备把以后的款子,全部让给罗队长一家。以前的,我花光了,暂时拿不出,但我可以打欠条。肩头顶不起,我背顶!

我不晓得罗队长屋里过得这么苦哇!上有老,下有小,娘老子长年有病,爷老子身体也不好。还有九十岁的娭毑要养,婆娘又是下岗工人,一家子重担全压在他身上。我就不明白了,他怎么就不申请贫困户?铁定的贫困户嘛!亏那些烂嘴巴的说得出口,说扶贫干部和村干部合在一起瞞款子?!真要遭天雷劈呐……

——是,是,今天我们来,一是向书记道歉,二是向书记讨个主意,如何才能消除那一家子的恨意?我真的愿意赎罪啊!

——确实,我是泥菩萨过河,现在没能力说这话。但再苦再难,我也不怕。其实,我从来就没怕过,我晓得日子多难才算难。我准备再去理发,还要拜师学艺。以前揽不到活儿,我总归咎于别人。现在才晓得,我的技术的确不行,我只晓得剪锅盖、平头、光头、七分头,花样少,也不注意收拾自己的行头,搞得乌漆麻渣的,别人看着嫌。

——是管教干部讲的。他讲得没错哇!对,对,以前你们也提过醒,可我就没听进去。这回管教干部带我上街,一家一家,看人家怎么做。我才晓得其中的弯弯绕绕。以前,我总以为,自己是个瘸子,发理得再好,也是个瘸子。天生低人一等。现在才晓得,未必如此。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