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选:一场完美的比赛(2)
-1
电视转播网球赛不算差劲,去亲身感受更好。球场不大,从中央座位足够一览全貌。当然,现场观看网球像观看其他赛事一样好处多多:没有广告插播,没有一帮絮絮叨叨的播音员;最重要的,有着电视转播永远无法企及的如痴如狂。你坐在那儿,比赛在你眼前展开,你的激动被全场成百上千同样兴奋的球迷放大。
整个大满贯赛,他都在现场,他高兴自己能来。他见到一些精彩的比赛(也有一些远不那么精彩的比赛),他特意看了米兰达?迪斯泰法诺的每一场。这位金发姑娘连胜头两局,他坐在台上微笑,注视着她轻而易举地干掉两名竞争者。第三轮,她两次发球失误,输掉第一决胜局,第二决胜局她的球又被中场破发,他的心直往下沉。她抖擞精神,扳回本局。最后一局称不上竞争,米兰达受第二局反败为胜的鼓舞,发挥神勇;你能看出对手的斗志在一点点儿消失。对手是个克罗地亚黑发女子,比米兰达高五英寸,胳臂肌肉结实,暗示她要么注射了类固醇,要么注射了睾丸激素。但米兰达还是击溃了她。他的魂都乐飞了!
目前是四分之一决赛,看出来米兰达非常渴望战胜对面的高大女孩儿。一个强壮的网球手,他想,有勇无谋,力量与速度兼备,却不灵巧。
从面貌看,那女孩儿还是个同性恋。他没听过或读过那方面的事儿,但猜得到。他不反对同性恋者。体育界的女同性恋和芭蕾舞界、设计界的男同性恋一样普遍。假如她们球技高超,他肯定仍喜欢她们的比赛。可他不会跑出家门去看一个同性恋,更不会奔波几百英里。
他的心在胸膛内欢唱,瞧着小球在米兰达拍下来回翻飞,她把对方从场子这一边撵到另一边,高大女孩儿差点儿跑断腿。米兰达追逼她,压制她,打垮她。
两天后,他出现在半决赛赛场为米兰达加油。对手又是两姐妹之一,米兰达打得漂亮,但必败无疑。她每得一分,他热烈鼓掌,她每救一个险球,他高声欢呼,最后他从容接受她的失败——米兰达也很从容,蹦跳着跑到网的另一侧祝贺对手。
这是场完美的比赛。那个姑娘也是百里挑一。他不会写信给她。
啊,冲动肯定是有的。他时常发现自己在脑海里构思,没关系,你可以悄悄在脑子里写任何东西给任何人。一旦思维落到纸上、塞进邮筒,那就出错了,因为天下的疯子太多。一位年轻美女也许发现自己无意间成了吸引变态狂和妄想症患者的磁石,忠实粉丝的一封信也许潜伏着危险,犹如总统收到的恐吓信。两者性质是不同的,写封崇拜信你不会惹祸上身,但给予收信人的冲击或许更大。美国总统看不到你的信,秘书会拆开转交给联邦调查局;而一个年轻的网球手,尤其一个或许从未收到过崇拜信的新人,可能会亲自展信阅读。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