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心中的秘密(8)
-1
他们一趟一趟地往重庆跑,每次都要开满满一旅行包中药。刚开始服药时,她发病的次数渐渐减少。她按医生的要求服了一年后,就开始慢慢减药。可减到最后,药刚一停,不久又开始复发。这一复发,病情很快就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他们又去北京、上海。每换一家医院,他们都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五年下来,她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人倒越发憔悴。他不甘心,仍四处打听,哪怕民间偏方,他也要满怀希望地弄来给她吃。那些偏方总有几味奇药难寻,他就跑遍大小医院、街坊药铺,直到找到为止。有时,他还亲自上山挖采,烧火炮制。
她的病依旧定期发作。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天真,也理解她爸妈不给她医治的缘由。
起初,她每次发病,他都要日夜守着,生怕有什么闪失。而今,他已麻痹了,生出了些厌倦。特别是她那昼夜不绝的痛苦呻吟,好似从屋子的某个角落扯出的丝带,绵延不绝,无尽地缠绕着他的白天与黑夜。
真就这样过一辈子吗?
当这个问题再次冒出来时,他被吓了一跳。转眼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三十而立,作为一个男人,他还看不到一丝希望。
第一次吵架,是她没有按时吃药。她说早烦了,怀疑全身都浸透着药汁,不想再遭这份罪,想清清爽爽地活几天。她这样说,一半是因为泼烦,一半是想撒撒娇,希望得到他的理解与安慰。哪知他心里更是泼烦。这泼烦在他心里憋了很久,经过时间的发酵,如密封在池中的沼气,一遇火星,就会燃烧甚至爆炸。他顿时火冒三丈,骂她不自珍。她闷闷地生气,想到自己的苦命,就埋头痛哭起来。她这一哭,让他越发烦乱,破口骂她晦气。她不但没有得到安慰,反遭嫌弃,越是赌气不肯吃药。他一气之下就将药碗摔在地上,碎了一地。她先是惊愕,继而恐惧,最后是深深的愧疚。
接下来,就是几天的冷战。这冷战不仅考验彼此的感情,更是各自心力的较量。最终,还是她先败下阵来,主动与他和解。她知道迈出这一步,会给今后的日子埋下许多隐患。然而,她扛不住两人同住一屋相对无言的折磨。何况,她对他还存有爱意,怀有希望。有了第一次争吵,第二次、第三次就接踵而来。
每次争吵,如果她不软下心来,缴械投降,冷战就会旷日持久地继续下去。
他也曾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正如她的母亲所说,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可当他放眼平视,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是子女绕膝、事业有成,有的还升了职、买了房,只有他,仍在出租房里,日子被中药熏得苦涩不堪。
本来,他对物质没有多大的欲望。可当人的生活降到某个程度时,物质的丰富与匮乏,就决定着精神的贵贱。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心头涌起一阵悲凉。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