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没有故乡的孩子(12)

2022-09-16 20:14:5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1,听吴向葵说他今天下午就替班,朱可以显得很高兴,他说吴向葵这一天半的工钱记在潘慧的账上,年底一次结算。说着递过来一支香烟,吴向葵摆摆手说不

-1

听吴向葵说他今天下午就替班,朱可以显得很高兴,他说吴向葵这一天半的工钱记在潘慧的账上,年底一次结算。说着递过来一支香烟,吴向葵摆摆手说不会。朱可以说:“听说你在老家有一帮兄弟,有好几百亩地,也算个项目经理,舍不得抛开了,上这里来做水电工?”

吴向葵说:“咱老家原本就在这个地方,建大学城征用了。目前在启东那边租了土地种蔬菜。既不是经理也不是工头,两百多亩土地,咱说了算。”

朱可以把烟灰弹在烟灰缸里,桌上飘了几片白色的烟灰,他伸出手去,用侧掌小心地扫到另一只手的手掌心上,再把灰抖到烟灰缸里才说:“种蔬菜跟种粮食一样,都要靠老天爷赏饭吃。”抖完他拍拍手,继续说,“这活儿我干过三十多年,最终只有建筑适合我。”

吴向葵注意到,朱可以室内香烟弥漫,浓度高过雾霾,可桌上和地上干干净净。看得出来,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这种人一般做事细致,确保安全第一。难怪他这个工区,一进宿舍区就有一条标语: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平安是最大的节约。也难怪昨天下午他不让那几个女的到楼房上去。

朱可以打了个电话,不一會儿来了个叫马四维的水电班小工头,带着他爬上了新建的一幢叫云峰楼的三十层大厦的第九层,那一层有二十多个人在安装水电,四人一组。吴向葵不知道这一群人仅仅承担这一幢大楼的水电安装,还是整个龙珠骐达工地所有大楼的水电安装都由他们施工。如果是后一种,不管哪个做工头,不出三年,他的财大到想不气粗都不行。

吴向葵按照马四维的吩咐干起来,工友对他的加入是友好的,他们来来往往忙碌,经过他身边就跟他打招呼,一看都是常年在外的人,随和好相处,年纪跟他差不多,一个下午,他们彼此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了。马四维见他手法娴熟,切管尺寸和预热粘结都恰到好处,说:“吴师傅,你不如留下来跟我们一块儿干,见天上工就能挣二百五到三百五,有时候赶工加班,一天能挣四五百。钱不钱是一回事儿,跟嫂子天天在一起,比起两地分居,到底要方便得多。”

旁边一个工友给马四维递眼色,说:“这得尊重吴哥的选择哦!”

马四维似乎看懂了那工友的眼色,便改口说:“是的,是的,一个人干惯了的事情,轻易是丢不下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对不对,吴师傅?你那里靠上海近,蔬菜卖得出价钱!”

吴向葵嗯嗯啊啊应付着,窘迫随时都有。等到工地上一片雪白的灯光,他也像潘慧一样披着一身电灯光从工地的大门走出来,穿过马路向住宿区走去。

还没进宿舍,吴向葵就头大了,他念叨:四家人,四对男女,四对夫妻,四台发动机……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