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故事:逃荒来的一家人

2022-09-12 20:15:0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天算,男人一家原是逃荒的,一个独轮车推过来的。初来小村,一个独轮车上,一边筐里是一家人的铺盖,一边筐里是一男一女两个娃。男人推车,女人拴个绳套拉车,在河堤上

天算

 

男人一家原是逃荒的,一个独轮车推过来的。初来小村,一个独轮车上,一边筐里是一家人的铺盖,一边筐里是一男一女两个娃。男人推车,女人拴个绳套拉车,在河堤上走。一家人走哪儿是哪儿,吃喝拉撒都在一条疲惫的道路上。

望见小村了,他们便走下河坡,进村讨要了一些嚼裹儿。这一次竟然比平时讨要得多一些,一家人就可以吃饱。他们觉得小村民风淳朴,人们心地善良。女人就说,我们何不在此住下来,也算有个家了。男人点点头。于是男人讨来秫秸,就在河坡上扎个围子,留个门,再抹上黄泥巴。夜里,钻进去,家,就算有了。人们管这再简易不过的旮旯叫“团瓢儿”。

后来,一家人在河滩上开了半亩地,种上些时令庄稼和蔬菜,渐渐地也和小村有了些来往。村里也有女人到他们的“家”里去问候,打听一些“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话。

种田,得需要肥。男人還算勤快,每天早晨背个筐子,胳膊弯里夹个粪叉子去河堤的官道上捡牲口粪。牲口粪肥田,庄稼长好了,一家人才不至于挨饿。如果可能,他还可以在小村的大户人家租几亩地,糊弄饱这四张嘴也许不是难事。

河堤的官道上每天来往的牲口车辆很多,男人每天的收入也很可观。那半亩河滩地绿油油的,让他们打理得很出息。河滩地不是地,河水大的年月,会眼巴巴地看着到手的收成,一下子让龙王爷卷走。不过,日子总要过下去,或许龙王爷开恩,来个风调雨顺呢。

老秋的一天,男人依旧背个筐子,大早晨起来到河堤上去捡粪。那天他走着走着,看见有个人在河滩上的泥潭里挣扎。那人发现了他,于是朝他喊:“老哥,帮帮忙吧……”

那人不断地挣扎,越挣扎反而越往下陷。淤泥淹到心口窝了。若没有人帮他,他将无法逃出困境。甚至,死去。这在河边长大的人都知道。

男人背着粪筐走过去,那人一看就是涉水过河的,不承想在河滩的淤泥里遭了罪。那人是外乡人,一身装束就可以看出来。他央求道:“老哥,搭把手,救救我……”然后他又说:“你救了我,我身上褡裢里的银子可以给你一半。”

男人一开始还想救那人,当他听到将褡裢里的银子分给他一半的时候,男人忽然改了主意。他不满足那人褡裢里的那一半银子,他想全要,而且他不需要感恩。男人手里的粪叉子是五个铁齿。男人每天用它捡粪,当然也可以敲击人的脑袋,要人的命,何况一个深陷污泥里的人。男人举起手里的粪叉子,向那个陌生人的头砸去,随后把那人埋了。男人用粪筐背走了银子。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事做得隐秘,他不说一辈子也不会有人知道。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