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游戏陪玩儿(3)
勾指成网
小莫向沒被选中的五人道声辛苦,把老板和6号单独拉进一间语音室,又回来问青衣:“你觉得怎么样?”
青衣不知道该怎么说:“嗯……总觉得,有些太浮夸了。”
小莫笑了:“你是说那个5号吧,她就是个傻子,老搞这种哗众取宠的事,不过,也有人喜欢她,但你没必要像她那样。”
青衣模仿刚才那个雪儿说的话写了一段自我介绍,小莫又帮她改了两句,直到两人都满意,小莫才把她带进“接待室”正式开始接单。前几次,青衣因为紧张,话都说得哆哆嗦嗦,始终无人问津,令她深感挫败,幸好小莫一直在旁安慰她。直到第五个老板,她才终于被挑中。
那晚,青衣一共接了两单,收入64元。看着手机上金额入账的信息,她有一种如梦似幻的不真实感。
只用了一个星期,青衣就在“勾指”站稳了脚跟,对陪玩儿这一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她发现,做这行的基本是女生,这显然和点陪玩儿的“老板”大多是男性有关。当然,男陪玩儿也是有的,他们大多是游戏高手,专门为那些想要赢分数、升等级的老板服务。一单陪玩儿服务通常为一个小时,价格根据陪玩儿的级别不等,即时到账,每单平台抽取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利润。
陪玩儿为青衣开辟了新的社交方式,为她白纸一样的生活描上了许多色彩。在“勾指”,她不断结识来自中国各地、性格各异的老板,甚至还遇到过外国人。通过他们,青衣的目光飞出了这小小房间,飞出了四川,窥探整个世界的模样。
现在青衣每天晚上都在平台接单,白天不上课时,就在办公室和小莫闲聊。小莫在平台工作时语气温和亲切,像个暖心小哥,让人如沐春风,很多老板都喜欢他。但他私底下说话却犀利尖锐,冷酷刻薄,常常一针见血,让青衣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他。小莫一个人在上海租房子住,他在“勾指”已经两年多了,开始做过一段时间的陪玩儿,后来转成全职接待,醒着的时候几乎全泡在平台上,时间长了,什么样的老板都见过。他说,老板点陪玩儿时会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地区、声音、游戏段位,等等。有的老板好对付,“女的,活的就行”;有的就难伺候了,要脾气好、会说话、声音甜、长得漂亮、游戏水平还高的;还有的张口就要肤白貌美、胸大腿长的,这种其实大多只是调侃,不必当真。但真奇葩也是有的,有一次,有个老板非要他找个不低于50岁,离过婚,生过孩子,最好还是龙凤胎的。
“你找着了吗?”青衣问。
“没。我让他回家跟***玩儿去。”
青衣觉得小莫只是在开玩笑,但还是扑哧一下笑出了声,引得教导主任向她投来不满的眼光。
青衣对小莫说,她很喜欢做陪玩儿,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萍水相逢又即见即散,既新鲜,又免去了延伸社交网络的麻烦,既玩儿了游戏,还赚到了钱,而且比当老师赚得多多了。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