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一个明信片(2)

2022-09-06 09:39: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手机,第二天是周六,我决定专程去看望慕宝来,顺便完成昨天没有完成的任务。我在超市买了纯牛奶和面包,开车来到北沟村。公路宽敞平坦,道路两边全部栽

手机

第二天是周六,我决定专程去看望慕宝来,顺便完成昨天没有完成的任务。我在超市买了纯牛奶和面包,开车来到北沟村。公路宽敞平坦,道路两边全部栽种着整齐划一的槐树,春回大地,槐树泛着新绿,放眼望去,绿油油的麦苗生机勃勃,田间地头不时出现辛苦劳作的农民,农用机械也发出隆隆的轰鸣声,我仿佛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到达慕宝来家时,快十点钟了,我担心他下地干活儿不在家,说不定又要白跑一趟。我抱着侥幸心理上前敲门,过了片刻,屋子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谁呀?”听到屋子里有声音,我大声报上自己的单位和姓名。

门打开了,我一脚跨进门槛,一个男人正在系扣子,我又退了出来,虽然没看清那人的脸,但他应该就是慕宝来。过了一会儿,他叫我进去,我四下打量了一圈儿,窑洞内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张大炕摆满了衣物,棉衣、裤子、短袖,春夏秋冬四季服装全都摊在炕上,几乎挑不出一件干净衣服。我能想象得到,换季的时候,他就从衣服堆挑一件穿上,再换季了又挑另外一件穿上,如此循环往复,日子就这么过来了。炕沿上摆放着大大小小几个饭碗,应该是昨天或前天用过,但还没有收拾清洗。

慕宝来不善言谈,身材中等偏瘦。我说明来意,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们那天来填资料,我恰好出去浪了。当地人把闲逛称作浪,听起来颇有喜感。我说,来之前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你的联系方式,找不到人也很正常。听我这么一说,他好像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我问他,一个月收入有多少?他回答说,几百元吧!我又问,具体来源有哪些?他说,主要是给其他村民打零工。经过核实,他的基本情况和底册一致,我感到一阵轻松。

离开时,慕宝来感激地说,你拿来的牛奶和面包,能吃一段时间,这几天我都不用做饭了。听他这么说,我又感到一阵阵心酸。

回家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苦思冥想能让他脱贫的法子。这时,副驾驶座位上的手机响个不停,是我为儿子上培训班设置的闹铃,尽管不能按时送儿子去上课,我却高兴地喊出了声,因为我想到一个办法,也许对慕宝来有用。

下午,我到华为手机专卖店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又在通讯录中存人自己和村干部的手机号码。过了几天,我将手机当面送给慕宝来,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拿着手机看来看去,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我手把手教他怎样接听电话和打出电话,还教他如何看新闻和视频。

第二天一早,我刚到单位,手机铃声响了,是慕宝来打来的,我挺高兴,他学东西还真快。接通电话后,我故意说,你今天起床挺早的嘛,我刚上班,你电话就打来了。他着急地说,这个手机一大早就像公鸡一样打鸣,吵得我根本没法继续睡觉。我打电话就是想问一下,闹铃怎么才能去掉。我故意骗他说,闹铃是手机出厂设置的,没法去掉。我没告诉他,闹铃是我设置的,从早上八点开始,每隔五分钟响铃一次。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