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笔会:云游四海的僧人(2)
福鼎奇遇
我跟着参加采风会的笔友继续走。走到一个台阶的中段,右腿上的肌肉跳了几下,紧接着那块肌肉开始抽筋,就像穿着针线似的痛。这时,服务笔会的当地人张恒峰跑上来扶着我,我忍着疼痛,拖着腿上了台阶,就一屁股坐在一块片石上。张恒峰那小伙子是高个儿大汉,言行利索,他蹲下来边用双手按摩我的痛处边说:“没事的,揉揉就好了。”我看小张显出真心实意的热情,又手巧指灵,有着难以用语音表达的力气,这般心意和力气,恰好触到我的痛处。抽筋的那块肌肉缓缓舒展起来,我立马感到这里的人心善而有着常人察觉不到的力量。张恒峰小伙子很有眼缘,他还在揉着我的痛处,我一门心思地瞧着他,就不由得嘀咕起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太姥山的磐石、柱石,块块儿坚硬,柱柱顶天立地,这里人的意志可能像那些磐石那样坚韧,精神像那些悬崖峭壁那样牢固,有张恒峰这样的年轻人在,福鼎的将来会更美好。”张恒峰抬起头来问我:“海老师,我没有听清您的话。”我说:“没有啊,没说什么。”
就在这时,江苏作家吴艳秋漫步上来打了招呼。她先问起事情的经过,而后就坐下来投入“揉疗行动”。她好像搞医的,手劲轻而有节奏,我肌肉上的抽筋已退散。
我们继续走着。走着走着,就上了另一个台阶,无意当中,我又抬起头瞟了一眼“夫妻峰”,那两块石头的确像老两口,还在那里亲密地窃窃私语。
我跟着同行的文友继续下山。我们走下太姥山时,天穹徐徐落下帘帷,绿色的山面涂上一层透明的黑光。我走进宾馆的客房洗漱,因大家下山晚了一些,晚餐就推迟了,我看了一下时间,距通知的晚餐时间还差二十分钟,然后无意识地躺在床上,想歇息片刻。
我躺在床上片刻,就听到轻轻的敲门声,然后起身走过去开门。开门看到一个拄着狮子头咖啡色禅杖的僧人。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就走过去坐在椅子上,用右手掌抚摸着银色胡子,望着我。我本想把他赶出去,可觉得这个僧人与众不同,身着暗蓝僧袍,戴着棕色长连珠,灰白的眉毛像伸展翅膀的海鸥,额头向前突出,头上的戒疤清晰可见,老僧目光炯炯有神。
我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僧人,刚想开口说话,他抢先言道:“你第一次来福鼎吗?”“是的,您是?”我反问道。僧人沉默片刻,说:“我是云游四海的僧人,恰好路过这里,因这里的人们建了一座寺庙嘛,顺路看看而已。”
我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这个普普通通的僧人实在不像话,明明到我这来讨斋饭的,还说大话,我的长相不像当地人嘛,所以他以为好骗罢了。再说了,我虽对佛教抱着一份敬仰,但并不信仰。心里虽就这么想,但出门在外,又碰上僧人,舍点斋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右手插进裤袋,掏出一张百元纸币递给他。可他没拿,只是拄着禅杖静坐着。就在这时,我看到他那个咖啡色禅杖闪出金黄色的光芒。到了这时,我才意识到碰上神人了。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