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鲇鱼炖茄子(4)
美食里隐藏的东西
广饶肴驴肉正宗的是十一村崔家肉铺,崔成文生于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童年读过私塾,由于家庭贫穷,十几岁务农,在家种几年地,靠天吃饭,勉强维持生活。他头脑精明,善于琢磨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有卖肴鸡的,卖猪肉的,看不到卖驴肉的。这是难得的商机,卖驴肉无竞争对手,别人抢不走买卖,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钱。有一天,他在西关大集,碰上卖一头伤腿的驴,价格便宜。他买下瘸驴回家杀了,用作肴鸡的香料,加工出肴驴肉,余下的卖生肉,想不到的是买肴驴肉的人多,价格又好,两天的工夫就卖完货。他深受启发,觉得此买卖可做,大有赚头,至此做起肴驴肉的生意。
崔家的肴驴肉,洗净的驴肉切成大块,加水和老汤,放多种调料,急火烧三小时,汤中除油,肉瘦添加老汤。汤中的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发,石头压肉入汤,改文火焖蒸四五个小时。出锅的肴驴肉红中透紫,横刀断丝,肉质纤细,香而不腻,汤中有中药,夏天苍蝇不叮,所以不会变质。
1984年,我来山东的第二年,准备回老家东北探亲,向身边的人询问,决定带广饶的肴驴肉。东北人很少吃驴肉,肴驴肉在当地名气大,具有代表性。托人从广饶买回十几袋子真空肴驴肉,带着情感回老家。亲戚朋友每家分一袋,吃后感觉味道不错,有人建议引进这种美食。
至今在滨州不论大小的饭店,经常见广饶肴驴肉的菜名,驴肉真假,难以辨认出来,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正宗的广饶肴驴肉。
原载《小说林》2021年第2期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