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短篇小说:龙归大海,鸟归林(5)

2022-08-28 21:52:0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刘一排,采访中得知,在小巴黎西餐厅的隔壁,有一家服装店,专门定做中式服装。有一位特殊的客人,经常会到那里定做衣服,每一次量完尺寸,都会到小巴黎西

刘一排

采访中得知,在“小巴黎西餐厅”的隔壁,有一家服装店,专门定做中式服装。有一位特殊的客人,经常会到那里定做衣服,每一次量完尺寸,都会到“小巴黎西餐厅”来坐一会儿,喝杯茶再走。每一次光临,刘一排都会亲自为她泡上一壶红茶。这位尊贵的客人,就是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女士。这位慈祥的老人,面容像极了毛泽东,每一次来喝茶,都会亲切地和刘一排聊天:“小刘,你家乡哪里的?生意做得好吗?在北京还习惯吗?想不想家呀?”当得知他是徐州人,老人动情地说:“徐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啊,那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淮海战役,那里有山、有水,是个美丽的城市。”

这一天,李讷女士又来到了店里,刘一排为她泡好茶,就把心中的困惑告诉了老人。老人听罢,语重心长地说:“如今农村也很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年轻人,回去吧,回家去创业吧!”老人的一席话,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刘一排一扇心门,让他坚定信心。很快,处理好一切事务他便毅然返回了家乡。

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可是,你怎么又到街上卖起了龙虾呢?”我家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哦,是这样的……”刘一排端起酒杯,干了一口,他那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庞,显得更加红润了。

回到家乡以后,他受到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期待,他不负众望,在短时间内自己独资办了一个“兄弟连服装厂”,从建厂房到投入生产没要政府掏一分钱,解决了五百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多名殘疾人士。他在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一件成品都是免检产品,放心的外贸商品,远销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为家乡赚取很多外汇收入。他也多次受到政府的表彰和嘉奖,时任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同志,曾先后几次来“兄弟连服装厂”视察指导工作。

到了2009年,他又扩大生产,做起了外贸时装,为了更好的发展,他把服装厂搬到了广州。儿女们都成长起来了,他感觉自己也疲惫了,常常梦见故乡的炊烟,梦见儿时嬉戏的睢梁河。于是他急流勇退,把一切事业全权交给孩子们打理,自己回到日夜思念的村庄,租了三十亩土地,亲自春耕秋收,过起了田园生活。地里种植无公害水稻,水稻下面养殖环保龙虾。“这不,这盘子里的龙虾,就是我在稻田里养殖的,你看,味道是不是特别鲜美?”

“除此之外,我在田边地头养了很多土鸡,以后你想吃肉了,就去抓一只来,想吃草鸡蛋,就到地头捡去。”刘一排又干了一杯酒,哈哈笑起来,“不光是这些,河沟里满是野生的小草虾,空闲时,下个网子就捞出来了,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另外,我还打算在河沿种上各种各样的果树和花草。”老刘眉飞色舞,信心满满地描绘着心中的蓝图,把那三十亩土地,打造成春有花,夏有荷,秋有果,冬有趣,四季有景的诗意生态田园。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