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浮沉:准太子以身犯险,血滴子临阵脱逃(36)
真假密杀令
清晨,刘统勋率先进宫请求面奏,太监通报后,回说皇上偶感风寒,不能接见臣子,有急事直接到隆宗门值班房。
刘统勋蹙眉咂嘴在宫门外徘徊,正好被廉亲王遇着,将他拉到值班房说话,此时弘历、弘时已端端正正地坐在案前看奏章,见了他都起身打招呼。
刘统勋暗忖夜里那么大的动静,凭廉亲王耳目之灵通不可能不知道,刻意隐瞒反而不好,便从聂锋说起,将夜里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廉亲王显然心中有数,手捻胡须微笑不语,倒是弘历、弘时两人大为震惊,面面相觑却一言不发。
事涉雍正一手培植的嫡系势力血滴子,又隐隐与暗杀弘历有关,而且牵连到保卫紫禁城的御林军统领诚惠贝勒,身为皇子,哪敢轻易发表意见?
廉亲王“啪”地一拍桌子,满脸怒容道:“有延清和那么多捕快、粘杆处侍卫在场作证,诚惠贝勒勾结海布格制造罗家大院血案的罪名已经坐实,还用等什么?立即捉拿归案,逼他供出幕后主使!”
刘统勋道:“捉拿贝勒爷须得向皇上面奏,交宗人府查办……”
“皇上正染病休养,难道坐视凶手逍遥法外,等幕后凶手从容销毁证据甚至杀人灭口?”廉亲王厉声道,“隆宗门值班房不是传话筒,有自主决定军国大事的权力,况且本王就掌管宗人府,有权处理八旗皇亲国戚!”
“王爷说得是。”刘统勋立即附和,无论哪个衙门出面,抓住诚惠贝勒就意味着案情向前进了一步,至于后面怎么发展,再见机行事。
弘时却急急地道:“御林军掌控紫禁城内外,一旦走漏风声,逼诚惠贝勒铤而走险,极易酿成兵变,请皇叔三思!”
廉亲王冷笑道:“京城就他一支护军营?我们手里还有亲军营、前锋营、步军营等精锐人马,别说对抗,踏平小小的贝勒府都不在話下!兵变?借颗豹子胆给他也不敢!”
“京城内兵戎相见会造成混乱,民心不稳。”弘时还是竭力阻止,“跟海布格不同,诚惠贝勒偌大的家当在那儿,能跑到哪儿去?不如暂时削弱其兵权,等皇阿玛病愈后再定夺。”
廉亲王突然转向弘历,问道:“皇侄怎么看?”
弘历表情恬静从容,沉稳地说道:“回皇叔,侄儿认为皇阿玛养病期间,隆宗门值班房以稳定大局为要,至于谁指使暗杀侄儿,幕后有何玄机,都无足轻重。”
此言一出,刘统勋顿觉惭愧:自己为官十数载,历经宦海起伏,见识还不如年方二十的弘历。这段时间一心想着侦查两桩血案,揪出幕后真凶,却忽视了当前动荡微妙的政局,新皇根基不稳,亲王心怀叵测,年羹尧兵马异动,京城犹如压满火药的炮膛,一根小小的导火索便能引起大爆炸!
与弘历相比,自己太短视了。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