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浮沉:准太子以身犯险,血滴子临阵脱逃(32)
真假密杀令
由于议政大王大臣会议(康熙在位时设置)的牵制,以及年羹尧几十万大军的异动,雍正如坐针毡,不得不放低姿态,让以廉亲王为首的隆宗门值班房拥有更大的权力。廉亲王趁机大施拳脚,一方面让怡亲王、弘历等人坐冷板凳,另一方面以缉拿血滴子聂锋为由,从顺天府强行接手罗家大院和莲花弄堂两桩血案的调查,同时勒令步军统领衙门等全力追查真遗诏的下落。
各方势力都卷入这场前所未有的寻找真遗诏的行动之中,一直潜伏在京城的江湖各大门派纷纷站队,或投靠王府贝勒府,或受雇于顺天府等衙门,或被隐于幕后的势力所收买。街头巷尾到处转悠着来历不明的人,猎犬般嗅着哪怕一点点可疑的迹象,稍有风吹草动便猛扑上去。
京城里不断冒出假遗诏,每回都引发大批江湖豪客参与争夺,大打出手,血腥场面惨不忍睹。刘统勋对此忧心忡忡,给雍正上奏,说遗诏引发的血案,平均每天六起,规模至少十人以上,最严重的一天死伤三十多人,累及无辜百姓甚众,使得京城门店商铺一到日落就得关门歇业,造成百业萧条、人心惶惶的局面,长此以往将影响民生大计,导致时局动荡。
雍正批阅奏章折子是出了名的耐心细致,善于从官员的汇报中发现问题,有时更能察觉出言外之意,批注也格外认真,有时洋洋洒洒数百字,有时会夹杂浓烈的情绪,或严厉批评,或大加褒奖,且几乎每折必批。奇怪的是,这回他只批了四个字:朕知道了。
看着高深莫测的批语,刘统勋陷入迷惑和愤怒。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刘统勋接到捕快截获的一封信——傅山遥从山东托人带回的,信中说不日将返回京城。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反过来也能理解为知父莫如子。傅壁再深沉老道,也不会把所有秘密都带进坟墓,多少会在儿子面前透露一点点。也许,傅山遥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刘统勋正忙着部署人手抢先到河北境内截住傅山遥——倘若他入了京城,必定被幕后势力盯住,性命堪忧,这时手下来报,粘杆处总教头宗大峰拜见。
血滴子总教头!他在这个敏感关键时刻来干什么?刘统勋嘀咕道。但他还是穿好了官服,安排到衙门暖厅里会客。
假令智赚穷途客 真辞巧诱野心王
雍王府,夜三更。府内大树繁茂遮天蔽日,密集成林,除正殿、中殿前后有宽阔的空地,其他地方仰头都看不到天,整个王府弥漫着阴森森、压抑窒息的气氛。
雍正登基后,按惯例下诏雍王府为雍和宫,属于皇帝行宫的“龙潜禁地”,不过殿顶琉璃瓦并未按建制换成黄色,仍沿袭王府的绿色,雍正也从未回来过,一直住在养心殿。雍王府实际上成为戒备森严的特务衙署,也是令人生畏的血滴子活动的大本营。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