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乡野故事:大杨的弹弓子

2022-09-13 18:50:5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弹弓杨,杨匡汉是一条中年大汉,身高八尺,长胳膊长腿,腰粗如树,人称“大杨”。大杨是河北沧州人,沧州人个个武艺高强,可是到天津就不一样了。就像外省的能人去做京官

弹弓杨

 

杨匡汉是一条中年大汉,身高八尺,长胳膊长腿,腰粗如树,人称“大杨”。大杨是河北沧州人,沧州人个个武艺高强,可是到天津就不一样了。就像外省的能人去做京官,京城官场深不可测,能站住脚跟就算有能耐了。天津这地方与京都不同,另有它的厉害。

比如北门外侯家后“三不管”这地界,看上去挺好玩,演武卖艺、打鼓唱戏、算卦卖药、剃头打辫全聚在这儿。各种能人、高人、超人也都混在中间。这里绝非乐土,所谓三不管,一是乱葬乱埋没人管,二是坑蒙拐骗没人管,三是打架斗殴没人管,还有混子们野狗一般窜来窜去,一个比一个恶。要想到这儿找口饭吃,不问南北,不懂江湖,就会叫人抓起两条腿扔进白河里。

大杨初到天津码头,就觉出这地方格外各色。普通人厚道,恶人凶狠;一如羊,一如虎。可是,虎不吃羊,虎只咬虎。大杨人高马大,站那儿就压人一头。他当时在南运河边租了一间小屋,一天晚上回家,忽觉脚脖子给什么东西一拦,练武的人身子机敏,马上知道有人给他下了绊马索。他弯腰抓住绳子,猛一扯,把埋伏在街两边手里攥着绳子的两个小混混儿都扯到自己脚前,还硬撞在一起,撞得满脸花。

他以为从此没人再敢惹他。三天后回屋躺下,浑身奇痒,点灯一看,臭虫乱爬。哪儿来这么多臭虫?原来是那些混混儿趁他不在屋时,把挺大一罐活臭虫倒在他床上。

隔几天他在三不管撂地卖艺时,上身光着膀子,斜挎一个黄布袋,里边是半袋子葡萄大小的弹丸。这弹丸是黑胶泥团的,不知掺了嘛东西,乌黑梆硬像铁蛋儿。他手里的弹弓更是少见,一尺半大柳树杈子,拴着两根双股二尺长的粗牛筋。这弹弓子射出这铁蛋儿,还不和洋枪子儿一样?当大杨把弹丸捏在牛筋中间的皮兜里时,好比枪弹上了膛,周围看热闹的人都怕他“擦枪走火”,一个弹丸过来,脑袋瓜不开了瓢?

大杨坐如钟,立如松,一根桩子似的立在场子中央,瓮声瓮气地说:“诸位放心,我的泥弹只往天上射。”说着,举弓向上,一扯牛筋,把弹丸射上天。这一下射到哪儿去了,云彩上去了?

只见大杨把胳膊一伸,手一张,手心向上,一忽儿嗒的一声,射出的弹丸落下来,不偏不斜,正好落在手心中央。多准的劲儿,多高的功夫,一手见神功。

不等众人叫好,大杨又从挎袋里拿出弹丸,这次是两个。他先是脑袋向后一仰,眼望天空,来个“犀牛望月”,一弹射上去。跟着飞速转身,一回头,又来个“回头望月”,一弹又射上去。看得出来,后边一下比前边一下劲儿大,弹丸飞得更疾更快。跟着,只听天空极高极远之处,传来清脆的啪的一声,原来后边的弹丸追上前边的弹丸,击中且击碎了前面的弹丸,众人应声叫好。天津人头次看到这功夫——天津人就服有本事的人。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