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乡野故事:厨神烈士

2022-09-13 18:47:2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厨神,没有人知道厨神的名字。有人说他姓刘,也有人说他姓李,甚至还有人说他和中国烹饪的祖师爷伊尹同姓。 他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靠爷爷拉扯长大。可他八岁那年,

厨神

 

没有人知道厨神的名字。有人说他姓刘,也有人说他姓李,甚至还有人说他和中国烹饪的祖师爷伊尹同姓。

他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靠爷爷拉扯长大。可他八岁那年,爷爷得了病,没几个月,爷爷也下世去了。爷爷去世后,两间破草房,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塌了。他命大,躲过一劫,没了住处,他就住在了村东头的“彭祖庙”。村里的香客嫌他住在廟里不伦不类,对彭祖不敬,要赶他出去。村里的村医站了出来,说服了香客,“娃没了亲人,也没了住处,让他住吧。就是彭祖他老人家知道了也不会怪罪。”村医在村里看病救人,威望高,他说的话谁会不听?

虽然有了住处,可他却喂不饱自己这张嘴。为了果腹,逢人家红白大事,他就去帮厨。他天生聪颖,看得多了,也就慢慢钻研出来了做菜的窍门。有时候,主家高兴,打赏些钱,他也舍不得用。如若是在夏天,他就买上几斤土豆,如若是在冬天,他就买上几斤萝卜,用来苦练刀工。练完的土豆或者萝卜,他也舍不得扔,放到锅里,加上水煮熟,用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他一边吃一边还吼上几句自己编的戏词,“有位王打坐在金銮殿里,满桌的美食让人称奇,夏土豆、冬萝卜,一年四季我不请医……”

十四岁那年,隔壁村过喜事,他去帮厨。说来也巧,主家请的大厨,过事这天早上突然中风,口歪眼斜,满嘴流口水,走路都迈不开步子,更别提掂勺炒菜了。主家急得满头大汗,连呼倒霉。这时候,他站了出来,“主家,你要信得过我,就让我试试。”主家一瞧,这小孩瘦如麻秆,一阵风都能把他刮倒,本不愿让他做菜,可是客人眼看就要登门贺喜,一时半会儿又请不来厨子,姑且让他试试。只见他手起刀落,切丝,丝细如发;切片,薄如蝉翼;切丁,大小相同。他虽然是第一次做大厨,可做的东西色香味俱全,每盘菜端上桌,都被客人席卷一空。主家这天听到最多的话除了贺喜外,剩下的就是称赞主家请的厨师厨艺高超。

他一战成名,县里各大酒店的老板争相出高金聘请他。据说“永宁酒家”的老板,为了请他到自己店里掂勺,在县里给他置办下了三分半的宅子;“宏源饭庄”老板扬言,只要他来自己店里,将来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可他最终却留在了县里的“和顺居”,因为和顺居老板仁义,只要有乞丐到了店里,老板总会给他们拿上一点儿吃的,有时候没有了饭菜,和顺居的老板就给他们几个钱,让他们上街买馒头。每年赈灾济民,和顺居老板出的钱总是最多。

他成名后,做的好菜多,吃过的好菜更多。按照常理来说,嘴应该是越吃越刁,可他对饭菜却不挑剔,只要能够果腹,他从不嫌弃。客人剩下的饭菜,他也照样吃得津津有味,他吃过饭的碗,每次都精光。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