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开路打先锋,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11)

2023-02-02 16:47:4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幡鼓齐动十三档,天平会演唱的大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最常见的有四大活,又叫四子,即《锯大缸》叫锯子,《十里长亭》叫亭子,《王小赶腿》叫腿

幡鼓齐动十三档

天平会演唱的大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最常见的有“四大活”,又叫“四子”,即《锯大缸》叫锯子,《十里长亭》叫亭子,《王小赶腿》叫腿子,《墙头会》叫墙子。还有一些“什不闲”所演剧目名称,如《七里长亭饯别》《赴善会》《老妈上京》等,各角色均为戏曲人物扮相,在表演时也很注意手、眼、身、法、步的运用,动作皆同戏曲,表演时具有较强的舞蹈性。

神胆来蹲底

 

神胆即胯鼓会,又称大鼓会或锅子会。据说北京最早的一档胯鼓会在白纸坊,相传这档香会是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带过来的,朱元璋曾御赐这档大鼓会为“神胆”。此会最具声威,大鼓一擂,声传数里。

胯鼓会分文武两类,文会一般有8或10面直径近1米的大鼓,8个“沉子”,即比一般铜锣略厚的小铜锣,4对花钹;武会除了有大鼓和沉子,还带24对花钹,由少年边敲击边舞蹈,故又称花钹大鼓或大鼓带花钹。武会的表演比文会活泼欢快,有对钹、串档对钹、大筐锣、反串跟头、竭子爬等。

胯鼓会表演气势雄浑,响声如雷。壮汉鼓手头扎黄色布包头,用一条宽布带把上嵌铁环的胯鼓挎在脖子上,左手扶鼓,右手以鼓槌击鼓,边行进边击奏。鼓点有许多套路,俗称72套鼓点,常用的有开门鼓、截鼓、冷点、鬼叫门、三参等,表演时以快慢、轻重和变化敲击部位来表现技巧。

胯鼓会的表演者由8位鼓手和数十名少年组合而成。鼓手以鼓带斜挎大鼓,边行进边击奏,鼓钹声响交相呼应。接会或献档时,12名少年分站为两行,每人手拿一对小钹,鼓手挎8至10面大鼓分列两旁,将大鼓放置于地,击奏特定的鼓点套路。按鼓点套路,少年双手持小钹相互击奏,变换队形,表演武功,称“折锅子”。单人、双人、三人或四人相互配合击钹翻跟斗、打把式,具有独特的舞蹈动作,雄健与稚气相映成趣。

胯鼓的表演要求表演者具有较好的基本功,击打、翻滚十分活跃。由于小孩子的腰软,一般练花钹的孩子从八九岁就开始练功,到十二三岁时进行表演,年龄大了就改为鼓手击打大鼓。走会表演时少年们要穿上彩衣、彩裤,一边击钹一边举起钹来排成种种吉祥词语,如“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还要做出多种多样的筋斗表演。

因胯鼓会即有大鼓又有花钹,内容多、人员多、耗资多,举办相当不易,在历史上此会档并不多。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