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开路打先锋,开路,象征着为前来参加庙会的各路神仙打开道路,驱走魍魉魑魅(10)

2023-02-02 16:47:4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幡鼓齐动十三档,杠箱会的组织以杠箱官为主角,由一位善于抓哏打趣的演員扮成一丑角官吏形象,由两名扮作衙役的人用碗口粗的大竹竿抬着,杠箱官在杠上可作出许多惊

幡鼓齐动十三档

杠箱会的组织以杠箱官为主角,由一位善于抓哏打趣的演員扮成一丑角官吏形象,由两名扮作衙役的人用碗口粗的大竹竿抬着,杠箱官在杠上可作出许多惊险动作,完全由抬杠者的颠颤作势与其配合。杠箱官身穿大红袍,头戴圆翅纱帽,嘴上饰短须,后撑一柄大伞,仿佛坐在轿子上。观众可随意向骑在竹竿上的杠箱官打趣说笑、出题发难,杠箱官接到“诉状”后可以唱一段,内容诙谐幽默而且没有固定的台词,完全倚仗杠箱官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本领现场发挥。

杠箱会表演的主要内容是“县太爷出巡”,因而要表现出官派的排场来,所以表演者扮作“官员”和衙役等最为适宜。他们边走边喊,表示开道,“官员”也假装端着官架子耀武扬威,甚为滑稽。凡有杠箱会的,各会都应当将献神钱粮交杠箱会保存,统一由杠箱官献纳神前。所以有“有杠箱,不费话”的俗语。

杠箱会所表现的故事取材于《隋唐演义》中“贾家楼三十六友结拜劫皇”,后来又将《水许》故事中“路劫生辰钢”纳入其中。杠箱官护送皇室宝物路上被劫,其扮相更为滑稽,以红果蒸饼为朝珠,大蒜当佛头,一手摇扇,一手拿烟袋,杠箱上下、杠箱前有多人手舞棍棒,做劫持状。杠箱夫做跌扑闪躲动作,这种表演方式在京城并不多见。

天平称一称

 

天平会是清代以来一档以唱为主的香会。“天平”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因其所唱曲调为“太平调”,内容又是唱天下太平,因而称为“天平”;另一个说法是因该会的间奏乐器有一副锣鼓天平架子,故得此名。天平会也因此具有了象征意义,天平象征秤,是用来称量供品的。

说书,本是说唱曲艺的一种泛称,它包括鼓词和说评书。平会表演的曲种什不闲、莲花落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平会的演唱形式、曲调、内容都具有曲艺演唱的特点。“什不闲”源于一种特殊的器乐表现形式,它之所以特殊,就在于表演者一人可以同时演奏许多种乐器。传说后汉有一位恃才傲物的人,叫祢衡,他被曹操召为鼓吏之后,曾把号角缚在柱子上吹奏,且一手摇鼗,一手击鼓。因为他一人同时奏响三种乐器,所以闻其声者根本没料到这全是他一手操纵的,还以为是有一支乐队在演奏。后来,人们认为这种游戏很有意思,就设计出了手脚都能操纵乐器的联动装置,使一人能同时演奏多种乐器。

莲花落曲牌原是当时寺庙僧侣们诵经时所唱的一种曲调,是僧侣们用于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由于僧侣们出寺募化时也唱此调,于是莲花落的演唱形式传入民间,并得到了广泛传播。进入民国以后,什不闲、莲花落仍常演不衰,当时最有名的艺人首推“抓髻赵”,原名赵奎顺,清内务府正红旗人。因他在走会演出时梳两个抓髻,于是得到了“抓髻赵”的绰号,原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了。当时的传统曲目有《摔镜架》《百虫名》《大西厢》等,彩唱曲目有《十里亭》《小化缘》《赴善会》《夜宿花亭》《捕蚱蜢》等。

相关阅读

  •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行走的罗曼蒂克未消亡

    徐时雨 带着“问题”上路,是很多行者的状态。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曾说:“他们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侧找到信仰。”20世纪60年代,深受凯鲁亚克

  •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他的下一个“赌注”,是未来

    陈雅琴 图被访者提供 “视频点播是一个燃烧巨资的行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大赌大赢的大智慧,而我有这个底气。谨慎思考,跨越风险,创投的经验和创业的经历让我在做

  •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我在浙里”在浙台青手机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

    一线之隔 张子甫(中国台湾) 摄 轻艇点水 万家祯(中国台湾) 摄 家 赖衍瑞(中国台湾)摄 夕阳西下 谢慈慧(中国台湾) 摄 樸 林慧瑜(中国台湾) 摄 市井生活の人间烟火 叶嫦娴(中国

  • 诗意自然的歌者

    诗意自然的歌者

    李树峰 江山锦绣(黑龙江伊春带岭) 冯凯文 摄 我与冯凯文相识十五六年了。他退休十几年,我还经常能见到他在全国各地拍摄的风光作品陆续发表,虽然不常见面,但看了作品,就知道他一